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知言
zhīyán

知言


拼音 zhī yán
注音 ㄓ 一ㄢˊ

简拼 ZY

词语解释

知言[ zhī yán ]

1.有见识的话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

3.知音


引证解释

1.有见识的话

《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伯问於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欒氏乎?’秦伯曰:‘以其汰乎?’对曰:‘然,欒黶汰虐已甚,犹可以免,其在盈乎。’……秦伯以为知言。”

《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以为秦汉世礼义陵迟,不可復用周制封诸侯,著论明之,儒者以为知言。”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离开陶潜,曹先生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

《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劝其归者,乃吾之心也。谓我为邑长於斯而媚夫人云者,不知言者也。”

3.知音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潁川,吾常谓之知言。”

李善 注:“愜其素志,故谓知言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三:“千古知言汉武帝,人难再得始为佳。”


国语辞典

1.有远见的言论

《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伯问于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栾氏乎?』……秦伯以为知言,为之请于晋而复之。”

2.从言谈中了解他人的真意

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网络解释

1.知言 (哲学著作)

知言》是中国宋代胡宏的哲学著作,初稿系论学语录和随笔札记,后经多次校订而成书。

2.知言 (文化字词汉语词语)

有见地的辩言或知音。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知言造句

  •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2、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
  • 3、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
  • 4、越是危急关头,黑子越是镇定自若,他深知言多必失,他本身就不干净,搞不好就被这帮老奸巨猾的缉毒警套出话来,于是他保持了缄默,一言不发。
  • 5、须知言多语失,勤勤恳恳方为上策。
  • 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7、深层次聆听,积极观察,解读非语言信息,并感知言外之意。
  • 8、每一寸湿润的土地上总有直立的顽强以及勤奋在地下的不知言语的家伙,相貌虽然有一些丑陋,但却给了这世界鲜活的生命特征。
  • 9、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陆游
  • 10、余以为半丁知言,遂书于卷末。
  • 11、通过诵读可以把文本中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 12、后来,因为我转学到了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所以和以前的同学就一直很少见面,靠的就只是那一封封的书信。即使见了面,也不知言甚。自然的,原来那深厚的友情也就慢慢的退化了。
  • 13、  无知晚辈,出言放肆,尚请见谅。无知言论, 
  • 14、三知:知命,知礼,知言。早安!
  • 1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16、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 17、误我一向,到此才知言是谎。
  • 18、昔人论画云,能寸人豆马,可作千丈松,知言哉。
  • 19、知言养气的本质是以道德为基准的一种精神修养。
  • 20、熙天对简直无法不可思议的英知言行,感到惶恐不安,却产生了微妙的好感。
知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