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知觉
zhījué

知觉


拼音 zhī jué

港台 感覺器,辨認器
简拼 ZJ

词语解释

知觉[ zhī jué ]

1.感觉

恢复知觉。

consciousness;

2.心:感性认识

知觉异常。

perception;

3.知觉;觉察

我不出手,敌不知觉。

know;

4.领会;会意

初不知觉。

understand; comprehend;


引证解释

1.知道;觉察

《后汉书·杜诗传》:“知有姦人诈伪,无由知觉。”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方信乐极悲来,怎知觉、惹场天来大祸。”

陈毅 《送旧友南归》诗:“我不出手,敌不知觉;出手一击,风扫叶落。”

2.领会;会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尝有 黎州 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乃曰:‘ 有虞 陶唐。’坐客忍笑不罚。至 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

薛 笑曰:‘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唐”

,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初不知觉。”《西游记》第九九回:“八戒却也知觉,沙僧尽自分明,白马也能会意。”

3.感觉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如均一‘心’字,有以虚灵知觉而言者,‘心之官则思’之类是也。”

张天翼 《最后列车》:“风刮得脸子疼:不知道是因为沙子打着疼,还是因为冷。手没了知觉。”


国语辞典

1.知道、察觉

《西游记·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觉,泄漏我的事机,反为不美。”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休使他知觉逃走了,不好回文。”

2.感官接受外界讯息,而传至大脑,若此一讯息的意义未经辨识,称为“感觉”。如进一步分析、解释而获得了解,即称为“知觉”。如瓦斯外泄时,闻到臭味,而不知是什么味道时为感觉,若知道是瓦斯外泄,即为知觉


网络解释

1.知觉 (心理学名词)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英语翻译 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知觉造句

  • 1、他觉得自己的舌头像是变成了一截子木头一样僵硬,身体仿佛失去了知觉
  • 2、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 3、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 4、我们愈忙碌,愈能敏锐地感觉自己的存在,对生活愈有知觉
  • 5、不知觉中,泪水滴落在中秋的银色之中,犹如夜色绽放的烟花,绚丽却难以封存,只有残留的余温,相伴啜泣,在流动是夜色中,有谁相知,点滴镌刻的磨痕,谁在那里,驻足长留。
  • 6、只有托庇于纯粹的灵性知觉意识,才是达至宁谧和谐的正途。
  • 7、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的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 8、片的春花,赏着一色的春草,不知觉,就到了目的地。
  • 9、白子画几乎站立不能,心痛到已经没有知觉了,额头堕仙的印记逐渐消褪,只留下一片空白。
  • 10、爱情是把无形的剑,在不知觉中狠狠的刺痛你。
  • 11、智者以他人挫折为鉴,愚者必自身碰壁方知觉
  • 12、马蔺将他一直举着的没有知觉的手放在床上。
  • 13、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内涵包括知、情、意。知是知觉、知识、智慧;情是情感、情绪、情操;意是意念、意识、意愿。
  • 14、疑犯非常有经验,他使用扳道员的手提灯,可他自己仍然隐蔽得极好,惊恐得几乎失去知觉的扳道员被他挡在身前。
  • 15、缺失,知觉或有或无,由麻醉药引起。
  • 16、最后,镜像神经元也许让人类可以像别人看自己一般看自己,这可能是自我知觉与内省所必备的能力。
  • 17、它看上去如此可怕,以至于刹那间恢复的知觉都足以让他震惊了。
  • 18、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觉间忘形的。我自己这次出门,因为被称为模范组长,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地去。但这样的情形出现过不止一次。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是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 19、实验三变化测验阶段的刺激形式,检验知觉性内隐记忆和再认的熟悉性提取的关系。
  • 20、爱国主义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知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