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印记
yìn

印记


拼音 yìn jì

港台 銘印
简拼 YJ
五笔 QGYN

词语解释

印记[ yìn jì ]

1.公章;图章

州县官合用印记。

seal;

2.盖章的印迹

公章一按,留下了鲜红的印记。

imprint;

3.痕迹;标记

马在沙滩留下了印记。

print; track; mark;


引证解释

1.公章;图章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今之印记多不如制。”

《宋史·舆服志六》:“请令有司製州县官合用印记,旧印非所当用者,毁之。”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二章:“当魏组长请黄堡区委和区公所的代表颁发印记的时候……梁三老汉拍手了。”

2.盖章的印迹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古今公私印记》:“是以要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三》:“其曾孙和惇家藏诸书,皆鲁公旧物,末有印记甚完。”

《红楼梦》第五三回:“一面瞧那黄布口袋……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五章:“金树旺拿信离灯光更近点一看,后边的长形印记是‘绥德分区支前委员会’。”

3.痕迹;标记

杨朔 《前进,钢铁的大军!》:“每件武器也都带着光荣不朽的历史印记,标志着几十年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作家客观地描写人,却不可避免地在人物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

霍达 《公子扶苏》第一章:“轻快的马蹄,在沙滩上留下一串印记。”


国语辞典

1.印章、图章

《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请令有司制州县官合用印记,旧印非所当用者,毁之。”

《红楼梦·第五三回》:“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著一行小字。”


网络解释

1.印记 (汉语词语)

印记,基础意义指公章、图章或盖章的印记,后又引申为一种标记。


英语翻译 imprint; trac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印记造句

  • 1、一步一个脚印,走了一段路,留下一串思念的印记
  • 2、小小的印记,变成巨大的伤痕。
  • 3、天女散落的花瓣,印记着我的祝福点点,我拾起其中一片,飘向天边,送给忙碌的你,愿你在大暑时节身体安泰,健康愉快。
  • 4、用希望作为印记,再次踏上征途。
  • 5、思念,是闪光的影集,留住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
  • 6、白子画几乎站立不能,心痛到已经没有知觉了,额头堕仙的印记逐渐消褪,只留下一片空白。
  • 7、梳理他们的青春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兼爱无私的博爱胸怀、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印记
  • 8、母亲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母亲的情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感恩母亲的人是一朵永放幽香的花。妈妈我身上留有您的体温,脉搏理奔腾着您的血液,性格上烙有您的印记,思想里有您的智慧。
  • 9、钢花的四溅机床的轰鸣高楼大厦上看不到原始的印记,工人,您用那坚实的臂膀拖起我们的生活。您用那扎实的工作方便了我们的便利。
  • 10、日子是无形的画笔,在每个人脸上留下印记
  • 11、朋友,像一缕温柔的丝巾,柔软但足以让我温暖;朋友像吹出的泡泡,飘逸却让我享受这空灵的美,留下了印记
  • 12、从童话般的婚礼到悲剧的葬礼,威尔士王妃狄安娜不寻常的一生珠围翠绕,每一件珠宝都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记
  • 13、深浅不一的印记,付之一笑的回忆。
  • 14、亿万斯年,云起云落,苍茫大地几经浮沉,磨灭的神灵,永恒的象征,一个时代一个印记
  • 15、龙天的龙战玄黄已经被他自己否定掉了,他要把自己的本命源气凝炼成图腾印记,成为核心。
  • 16、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
  • 17、工装上都是出汗以后泛碱的印记
  • 18、我总也无法抵挡伤春旧梦里你给我留下的那些匆匆印记。在每个茫茫无边漆黑如磐的黑夜,我热情相拥着与你之间的每一段柔情,沉迷的心刹那间感叹着你留给我的记忆,痕迹是如此清晰明了。
  • 19、炎日下的沙砾,透出一丝丝热气,抬眼望去,似乎脚下这片黄沙都飘着一种淡淡且延续着的热波,骆驼的脚掌在沙漠中留下行走的印记。在这个大沙漠里,是不是也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传说呢。
  • 20、如霜的雪色衣袍,宽广的长袖口有一道妖治的艳红色连云花纹,长长的银发在风中凌乱飞舞,毫无瑕疵的脸宠俊美绝伦,一双银色的眼眸如月下一河潋滟的水,清泠而深邃,眉间一弯绯色的月牙印记衬得整张面容显出几分高贵与张扬傲然之气。
印记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