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印绶
yìnshòu

印绶


拼音 yìn shòu

简拼 YS
五笔 QGXE

词语解释

印绶[ yìn shòu ]

1.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引证解释

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綬。”

《旧唐书·裴度传》:“带丞相之印綬,所以尊其名;赐诸侯之斧鉞,所以重其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兗州府﹞连忙委了本府经歷厅,到嶧县去摘了印綬,权时代理县事。”

2.借指官爵

唐 韦应物 《饵黄精》诗:“终期脱印綬,亦与天壤存。”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三:“旧説见龟蛇集者有印綬之喜。”


国语辞典

1.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丝带

《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其后公孙述数出兵汉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绶授嚣。”

《三国演义·第二回》:“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网络解释

1.印绶

印绶,汉语词汇。拼音:yìn shòu

释义: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2、借指官爵。


英语翻译 sealed ribbon fastening correspondence (in former time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印绶造句

  • 1、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 2、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
  • 3、主公言之有理,不过,既便如此,也不用关押,依我看来,只需削弱二公子权柄,让他交出左将军阳翟侯印绶,投闲置散就可以了。
  • 4、上司听信谗言,收回了他的印绶
  • 5、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
  • 6、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 7、若乘丧门吊客则为带孝之神,在官者以勾陈为印绶,旺则吉,衰则凶。
  • 8、琴童书童待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
  • 9、瓜瓞绵绵,印绶累累。
  • 10、乙未禄印绶,乃强悍刚矿之金。
  • 11、岁运宜印绶比劫之地。
  • 12、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 13、前后收得节五,印绶千八百。
  • 14、张耳遂佩其印绶,取其兵权。
  • 15、印绶若相扶,登龙门于早岁。
  • 16、大帝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
  • 17、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
  • 18、胞胎临日,遇印绶而禄享千钟。
  • 19、伤官见财者,官高而财足;伤官若见印绶,贵不可言。
  • 20、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
印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