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印泥
yìn

印泥



词语解释

印泥[ yìn ní ]

1.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引证解释

1.在封泥上盖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赵彦卫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引 明 顾大韶 《炳烛斋随笔》:“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处其印文反凹,而凹陷处其印文反凸。”

2.盖图章用的印料。多是红色,一般用朱砂、艾绒、蓖麻油混合制成


国语辞典

1.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紫泥 印油


网络解释

1.印泥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它是书画家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

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起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有了丝帛和纸张,于是,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型。由于水干后朱砂易脱落,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初年,人们开始使用油调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今到印泥了。


英语翻译 red ink paste used for seal

法语翻译 encre (encreur)​ pour sceaux

德语翻译 Stempelkissen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印泥造句

  • 1、有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毛笔,玉石笔架、笔挂,还有木质的笔筒,各种砚台、镇纸、印泥盒。
  • 2、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 3、还有这个印章,齐白石从来不用这种印油,齐白石用印油,早朞是他自己调制,后来是用荣宝斋给他特供的,从画工以及印泥两个方面断定,这幅画是一幅赝品。
  • 4、该印油加入制成的各种原子印章,不必反复盖印泥。每加一次原子印油,则能盖上万次印章。
  • 5、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 6、冈村肃立,双手捧接,低头展阅,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置砚磨墨,冈村阅毕,毛笔蘸墨,注名,从上衣口袋中取方章,蘸印泥,盖名下。
  • 7、有多少家新闻报道把镜头对准印泥华裔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
  • 8、今天买了个红色铁制工具箱,现在里面有橡皮擦印章,雕刻刀,印泥跟待刻的橡皮擦。
  • 9、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 10、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 11、朱砂印泥主要为朱砂、印油及艾绒三种成份构成。
  • 12、使其短短的数年时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印油印泥印台玩具印章墨水印章材料等生产基地之一。
  • 13、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
  • 14、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
  • 15、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戳记使用蓝色印泥
  • 16、雕瓷的主要制作是笔筒、印泥盒、镇纸等文玩,也有香熏、花瓶、挂屏等陈设用瓷,及当时极之时尚流行的鼻烟壶。
  • 17、首先,我用小拇指往印泥里轻轻地摁了两下后我把小拇指抬起来一看:哈哈,我的小拇指就像一朵小花一样啦!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往白纸上摁了两下,白纸上出现了两个椭圆形。
  • 18、我拿起印泥、印章和彩色笔,像老鼠似的偷偷摸摸地溜到他身边。
  • 19、红色的印泥,在白白的纸上印下了我的名字,我真的很喜欢这枚印章,这是我新年里得到的最满意的礼物了!
  • 20、在十七年前某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爸爸拿着我的脚印在印泥上抹一抹,便按在宝宝档案中,以记录我的到达。那便是我一双走南闯北过千山万水的脚的处女印。于是,成长的足迹遍在这一点起航,从此永不止步。
印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