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篆隶
zhuàn

篆隶


拼音 zhuàn lì

简拼 ZL

词语解释

篆隶[ zhuàn lì ]

1.篆书和隶书


引证解释

1.篆书和隶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篆隶相鎔,苍雅品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芾於真楷篆隶不甚工,惟於行草,诚入能品。”


网络解释

1.篆隶

篆隶,读音zhuàn lì,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篆隶,篆书和隶书。


英语翻译 Seal scrip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篆隶造句

  • 1、她说这是大篆籀文,秦国尚未用小篆隶书统一六国文字前的一种文字。
  • 2、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 3、此外,作品取法的范围还不够宽,楷书主要集中在瘦金体、魏碑唐楷等,篆隶书集中在中山王鼎、铁线篆、曹全和礼器、清人作品等。
  • 4、甲骨丝绸溯开源,孔孟仁孝义云天;篆隶行楷书法倡,雍容儒雅赋华章;千古华夏莫等闲,文明复兴擎旌帆;江山代有人才出,修身律己大志襄。
  • 5、阙顶瓦当雄兵在,阙文篆隶信笔成。
  • 6、其书法,篆、隶、真、草,无一不精,真草取法钟、王,笔力浑厚,气息醇雅;篆隶更具功力,书名遍播大江南北。
  • 7、主攻篆隶,同时临习唐楷、行书二王系列等多种行草书及汉篆碑贴,先后师从王朝瑞、韩少辉、胡立民等名师。
  • 8、篆隶楷行草,千年流传时。
  • 9、隶、真、草,无一不精,真草取法钟、王,笔力浑厚,气息醇雅;篆隶更具功力,书名遍播大江南北。
  • 10、它与“书必篆隶”、“器从旧式”、“官名从古”、“礼从古制”等社会风气以及经学领域的汉学复兴、学术领域的考据学兴起、藏古之家的大量出现等,乃是同一种背景下的产物。
  • 11、书篆隶联:同心干,放眼量。
  • 12、善词章,工楷书篆隶,文名籍籍。
  • 13、篆隶楷法皆精妙。
  • 14、工书,俊挺敦厚,篆隶更擅。
  • 15、尤以篆隶见长书风柔中有刚体势舒展。
  • 16、而在篆隶楷诸体中,李文田最擅长的还是行楷。
  • 17、泽宇书取法醇古,颇有江浙之风,与河南书家杂染篆隶北碑之风殊不相类。
  • 18、擅长行草书法并兼修篆隶诸体。
  • 19、甲金篆隶草楷行,方字格内墨香温存一笔一画,横竖撇捺都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
  • 20、甲金篆隶楷草行,每种字体都有它自己的深厚的底韵,也有着许多代人的呕心沥血。
篆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