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汉隶
hàn

汉隶


拼音 hàn lì

简拼 HL

词语解释

汉隶[ hàn lì ]

1.汉代通行的隶书

2.指汉朝的属吏


引证解释

1.汉 代通行的隶书。参见“隶书”

元 郝经 《书<磨崖碑>后》诗:“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尝见友人以汉隶自夸,余誚之曰:此不过於真字上加一二笔飞撇,遂枉其名曰隶。”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承安宫鼎铭》:“阮氏《钟鼎彝器款识》定此器为汉物者,以铭文字体於汉隶为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而先伏生所口授者,缘其写以汉隶,遂反称今文。”

2.指 汉 朝的属吏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至如身为汉隶,而迹入魏幕。”


国语辞典

1.泛指一种两汉时期普遍使用的字体

2.专指东汉时,字形如八字分布,笔势富含变化的隶书。此名称为区别笔势较为刻板的 唐隶而言


网络解释

1.汉隶

汉隶:汉代隶书

汉隶:阿里文学作者


英语翻译 Han Li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汉隶造句

  • 1、字体虽是空心描刻,却把汉隶的蚕头燕尾、扁平稳正的书风仿摹得惟妙惟肖。
  • 2、他自幼对汉隶、魏碑钻研很深。
  • 3、前者暗喻汉隶百花齐放的风姿,后者指唐柳公权为楷法确立的收官人。
  • 4、其书融化秦篆汉隶,晋唐楷行,笔墨清醇灵逸,秀出群伦;结构严谨苍拙,风骨独具;墨中含情,形神兼备,意到笔随,心手两畅,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 5、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防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6、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三十余年的潜心钻研,临习、解读了大量汉隶、汉简、金文、篆籀等碑贴,可谓学多涉广。
  • 7、他把甲骨、史籀、金铭、汉隶有机结合,在字体结构、用锋技巧、线条安排、虚实搭配等方面,都已达到“过而不燥”的境界,古气穆然,又不失天真烂漫。
  • 8、史籀、金铭、汉隶有机结合,在字体结构、用锋技巧、线条安排、虚实搭配等方面,都已达到“过而不燥”的境界,古气穆然,又不失天真烂漫。
  • 9、据报道,秦孝仪擅长书法,溯源先秦古籀,取法方整汉隶,自创风格独具的“秦体”。
  • 10、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朞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朞提前到了西汉中朞,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
  • 11、它的头顶是汉隶“五”字,胸部左云纹上悬挂着一个茱萸花纹。
  • 12、继习汉隶、秦篆,上溯金文、甲骨。
  • 13、上溯秦篆、魏碑、汉隶、甲骨文、女书。
  • 14、髫龄就读私塾,临习颜真卿大楷,偶涉汉隶
  • 15、自幼喜爱书法,专攻汉隶
  • 16、字为汉隶,挺拔,颇有一观。
  • 17、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
  • 18、继后上溯北魏、大篆散氏盘、汉隶石门,遍临诸家碑贴至今不息。
  • 19、及长,依次涉猎魏碑、汉隶、秦篆。
  • 20、贺老早年临池学书,始学颜体、魏碑、汉隶为主。
汉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