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笔墨

笔墨


拼音 bǐ mò

简拼 BM
五笔 TTLF



词语解释

笔墨[ bǐ mò ]

1.

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words or writing;

2.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林觉民《与妻书》

pen and ink;


引证解释

1.笔和墨。泛指文具

《汉书·扬雄传下》:“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

2.指文字或书画诗文作品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某不更远引笔墨所载,直以庆历以来耳目所及者明之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汉魏名人笔墨俱在,淮南王刘安隶书最工,自曹子建以下,稍近钟王风格。”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3.谓写字,画画,作文章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观谷永之陈説,唐林之宣言,刘向之切议,以知为本,笔墨之文,将而送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

曹靖华 《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这期间,我住在重庆郊外,每周三天在城,处理事务工作;三天在家,从事笔墨工作。”


国语辞典

1.写字用的笔和墨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翰墨

2.比喻文章

汉·王充《论衡·乱龙篇》:“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但只是笔墨相与,他家银钱大事,还不肯相托。”

3.亲手写的笔迹墨画

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魏帝笔墨雄赡,吴主体裁绵密。”

《老残游记·第三回》:“两边字画多半是时下名人的笔墨。只有中间挂著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翰墨

4.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等墨法


网络解释

1.笔墨

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英语翻译 pen and ink; words; writi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笔墨造句

  • 1、文人的刀剑就是笔墨,对此不良风气理应口诛笔伐,同声谴责。
  • 2、老师送的这幅亲笔墨迹,一挂到客厅墙上,顿时让人有蓬荜生辉的感觉。
  • 3、又曰惜墨如金,弄笔如丸,笔墨之迹交。
  • 4、李伯伯喜欢收藏东西,书籍字画、笔墨纸砚,他都俱收并蓄。
  • 5、这场打了二十年的笔墨官司,至今仍无定论。
  • 6、学写毛笔字,首先准备好笔墨纸砚,然后静心提笔。
  • 7、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笔墨官司是正常的事。
  • 8、温文尔雅的他写得一手飘逸的好字,得到别人送的笔墨纸砚冰清玉洁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 9、这哪里是学术争鸣,简直是无聊的笔墨官司。
  • 10、这不是学术争鸣,只是一场无聊的笔墨官司。
  • 11、青春是用酣畅的笔墨和美好的想象勾勒的画卷活色生香;青春是用自然的灵动和人间的和睦编写的序曲雅俗共赏;青春是用怡人的茶香和无忧的闲适渲染的诗歌淋漓酣畅。
  • 12、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 13、爸爸是个编辑,同笔墨打了一辈子交道。
  • 14、这场笔墨官司导致了两人的历史性会见。
  • 15、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 16、关于人性与阶级性问题的笔墨官司就有意气用事的成份。
  • 17、在那笔墨可书的长卷中,浩荡的历史在纸墨中代代相传。
  • 18、诚实无须假手于笔墨,美丽无须借助地粉黛。
  • 19、婉惜地看了文略一眼,路遥到书房取笔墨纸砚。
  • 20、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构勒雄鸡轮廓,用蓬勃鲜红的朝阳涂抹旗帜颜色,用厚重灿烂的文明装订炎黄史册,用美好真诚的祝福献给党的生日,同和谐共欢乐!
笔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