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空言
kōngyán

空言



词语解释

空言[ kōng yán ]

1.谓不切实际的话

2.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引证解释

1.谓不切实际的话

《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晋 卢谌 《览古》诗:“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明 梅之熉 《<古今谭概>叙》:“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託诸空言。”


国语辞典

1.空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也作“空谈”

《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实话


网络解释

1.空言

空言指谓不切实际的话,也指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空言造句

  • 1、他这种徒托空言的人,你别相信他会替你解决困难。
  • 2、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恽代英
  • 3、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着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
  • 4、更叹西星当今之掌权之人,空食国之重饷,与无事时夸夸其谈,空言兴国安邦,而今却束手无策,整日只道对外动兵,历年无果,仍不知悔改。
  • 5、惟空言无补夫实际,祸乱每起于机微,埋头苦干,乃救国之要道,好高骛远,实无以救危亡。
  • 6、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 7、去年今日此门中,几个酒鬼来推盅。一夜星辰一夜风,狗窝西侧厕所东。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是厕所去睡梦。闻道梅花坼晓风,呕物遍满墙角中。
  • 8、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
  • 9、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 1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 11、我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 12、若误认艳体,则翡翠被中,芙蓉褥上,既已惠然肯来,岂尚有托空言而有梦别催书之情事哉?
  • 13、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华考范文网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
  • 14、百句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 15、自古人皆言御夷无上策,大要修明礼义,忠义之气为根本者,大率空言无补也。
  • 16、此时说得再多,也不外是空言无补,假如您给本人我一次试讲的时机,本人我将会向您证实:您此次的选择是准确的。
  • 17、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 18、他总是徒托空言,我们再也不能相信他了。
  • 19、而惜乎宗国之不用宣圣,徒令吾夫子,自壮游以至垂暮,独善其身,托之空言,而未施之行事,以兼济天下也。
  • 20、事业最要紧,名誉是空言。歌德
空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