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袍笏
páo

袍笏


拼音 páo hù

简拼 PH

词语解释

袍笏[ páo hù ]

1.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official clothing and tablet held before the breast by officials when received in audience by the emperor;


引证解释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唐 沉佺期 《回波词》:“身名已蒙齿録,袍笏未復牙緋。”

《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餘人,皆赐袍笏。”

《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艷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

2.泛指官服

宋 刘克庄 《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於衞公,袍笏拜於元章。”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国语辞典

1.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

《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凡五百余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二章赐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诣贾氏拜夫人。”


网络解释

1.袍笏

袍笏 ,汉语词汇。

拼音: páo hù

解释: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p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英语翻译 official clothing and tablet held before the breast by officials when received in audience by the empero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袍笏造句

  • 1、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 2、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其平仄不同,其体则同也。
  • 3、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功成名就,金榜题名,袍笏加身的,即使自己就是一棵朽木,也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总有一天卓越的雕技师将会把您这棵朽木雕刻的淋漓尽致,非同凡响,与众不同,甚至独具特色。
  • 4、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 5、落榜,张继站在金榜前。预朞的情节不是这样的,应该是插花游街,马蹄轻疾,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然而,寒窗十年,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 6、纬令台吏趣百官诣行在,皆辞以无袍笏,纬召三院御史,泣谓:布衣亲旧有急,犹当赴之。
  • 7、他本想着袍笏加身、衣锦还乡的荣耀,然而十年的寒窗苦读、十年的夙兴夜寐、十年的焚膏继晷付诸东流,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伤?既然一切于事无补,索性乘一叶扁舟任其漂泊,让这滔滔的江水承载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如山的愁绪岸边,江风如火;夜半,钟声悠扬。
袍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