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邻居友好的成语

形容邻居友好的成语


1和睦相处 [ hé mù xiāng chǔ ]

解释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2择邻而居 [ zé lín ér jū ]

解释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出处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3千钱买邻 [ qiān qián mǎi lín ]

解释 邻:邻居。花千万钱去买一个好邻居。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出处 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秀才不必忧虑,自古道千钱买邻,八百买舍,老汉忝在邻居,你但放心前去。”

4千万买邻 [ qiān wàn mǎi lín ]

解释 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出处 《南史 吕僧珍传》:“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5救灾恤邻 [ jiù zāi xù lín ]

解释 救:救助,援助;恤:体恤,周济。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6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7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8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9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10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1五湖四海 [ wǔ hú sì hǎi ]

解释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 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12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13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4相安无事 [ xiāng ān wú shì ]

解释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出处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15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释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16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17左邻右舍 [ zuǒ lín yòu shè ]

解释 左右的邻居。指相邻的地区、部门、单位等。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18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释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出处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19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释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20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释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团结一致。

出处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21水乳交融 [ shuǐ rǔ jiāo róng ]

解释 融:融洽;乳:奶汁。水和奶溶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或意气相投。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22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23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解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4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25寸步不离 [ cùn bù bù lí ]

解释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26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27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释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28沾亲带故 [ zhān qīn dài gù ]

解释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文书上写作见人,也只为沾亲带故。”

29凿壁借光 [ záo bì jiè guāng ]

解释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0助人为乐 [ zhù rén wéi lè ]

解释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31千金难买 [ qiān jīn nán mǎi ]

解释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32至亲好友 [ zhì qīn hǎo yǒu ]

解释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亲好友中间,有礼度熟闲,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众人就推举他做了。”

33天下一家 [ tiān xià yī jiā ]

解释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出处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34亲戚朋友 [ qīn qī péng yǒu ]

解释 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35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6街坊邻里 [ jiē fāng lín lǐ ]

解释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亦作“街坊四邻”。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他无过是指着收生老娘和街坊邻里做证见,我已都用银子买转了,这衙门以外的事,不要你费心。”

37街坊邻居 [ jiē fāng lín jū ]

解释 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38街坊四邻 [ jiē fāng sì lín ]

解释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出处 《春阿氏谋夫案》第六回:“街坊四邻,你们都听听。如今这年月,颠倒儿颠拉,媳妇是祖宗,婆婆是家奴,你们给评评,是我昏瞆了,是她欺辱我。”

39和而不同 [ hé ér bù tóng ]

解释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宜室宜家 [ yí shì yí jiā ]

解释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1东家西舍 [ dōng jiā xī shě ]

解释 犹言左邻右舍。

出处 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42街坊邻舍 [ jiē fāng lín shě ]

解释 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43走石飞砂 [ zǒu shí fēi shā ]

解释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石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44笙磬同音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

解释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出处 《诗经 小雅 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45趋时附势 [ qū shí fù shì ]

解释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

46三邻四舍 [ sān lín sì shè ]

解释 泛指邻居。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47沾亲带友 [ zhān qīn dài yǒu ]

解释 见“沾亲带故”。

出处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装一个送饭的沾亲带友,那一个管牢的便不乱扯胡揪。”

48四邻八舍 [ sì lín bā shè ]

解释 指左右邻居。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八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49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解释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50左邻右里 [ zuǒ lín yòu lǐ ]

解释 见“左邻右舍”。

出处 欧阳山《苦斗》五十八:“左邻右里的贫苦农民带着红糖、生姜、糯米……来探望她。”

51疑邻盗斧 [ yí lín dào fǔ ]

解释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52村邻乡舍 [ cūn lín xiāng shě ]

解释 指农村的左右邻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

53里谈巷议 [ lǐ tán xiàng yì ]

解释 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

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

54东墙处子 [ dōng qiáng chǔ zǐ ]

解释 指邻居的处女。

出处 《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55天涯比邻 [ tiān yá bǐ lín ]

解释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出处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6伯埙仲篪 [ bó xūn zhòng chí ]

解释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出处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57居必择邻 [ jū bì zé lín ]

解释 居:住;择:选择。住家必须选择好邻居。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上》:“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

58参商之虞 [ cān shāng zhī yú ]

解释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59与鬼为邻 [ yǔ guǐ wéi lín ]

解释 和鬼做邻居。形容离死已不远。

出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上卷:“写一诗于厅壁,诗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60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61指亲托故 [ zhǐ qīn tuō gù ]

解释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谓攀附有权势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

62亲仁善邻 [ qīn rén shàn lín ]

解释 见“亲仁善邻”。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63远亲近邻 [ yuǎn qīn jìn lín ]

解释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出处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你便待佯推佯逊,我怎肯不瞅不问,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

64唯邻是卜 [ wéi lín shì bǔ ]

解释 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

出处 《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65天涯若比邻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解释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出处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6恶事传千里 [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

解释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67远亲不如近邻 [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

解释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更密切。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

68饥虎不可为邻 [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 ]

解释 邻:邻居。比喻不要与穷凶极恶之人在一起。

出处 清·江日升《台湾外记》:“饥虎不可为邻,我提师远出,弟当留心防范。”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