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佛道的意思 佛道造句

佛道造句


10字左右

  • 1、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佛道近矣。
  • 2、王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
  • 3、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
  • 4、王阳明心性学说中的佛道思想钩沉
  • 5、妙善在普陀山修佛道,终成菩萨。
  • 6、千年佛道古圣地,闽南仙境第一山。
  • 7、唐代佛道二教对侠义小说的影响
  • 8、叙述佛、道二教间论争之事迹。
  • 9、茶道中,不可不说佛道,茶亦不离佛道
  • 10、千年佛道文化,一品生态清源。

20字左右

  • 1、佛道盛行,长安之春,大唐余风,汴京梦华,兴盛的时代畅想。
  • 2、佛道儒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熠熠光芒闪烁千古。
  • 3、柳公权既有佛道慰借心灵,故在滚滚红尘中颇能超脱。
  • 4、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
  • 5、愿一切众生都能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圆成无上佛道
  • 6、周文矩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于仕女。
  • 7、生命之源亦为佛源引去源源之水,让澄澈的佛道得以永驻。
  • 8、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
  • 9、宪法、佛道,不如瞩望于小孩和妇女。徐皓峰 
  • 10、十八罗汉和无数佛道弟子,被佛道教主联手击杀。

30字左右

  • 1、台湾寺庙所供奉的神常是五花八门,不但佛道都有,连历史人物也都不缺。
  • 2、阴曹地府是佛道构设的鬼域世界,佛道通过阴曹向世人宣扬轮回报应的思想。
  • 3、释迦尼牟不忍苍生涂炭,弃皇位,易学楚飞参悟天道,终,悟出大乘佛道,号‘如来佛’。
  • 4、佛道修行不用天材地宝,不须洞天福地,只要有足够的信仰和功德就可成佛作祖。
  • 5、它起源于占星术,后世的占星、谶纬诸家及佛、道二教都对它有所发展。
  • 6、魏晋之时名士辈出,佛、道盛行,服食导引五石散者甚多,今人因五石散有毒,以此为谬论。
  • 7、儒雅风流、博学多闻、文经武纬,佛道高人从他的惊世武功,发现其人源自魔门。
  • 8、如今圣上崇尚佛道两教,皇室贵胄在那里许替身的,也不可胜计。
  • 9、但在中唐时朞,佛、道势力的发展,严重冲击了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
  • 10、在碑刻左侧是佛道二尊像,这两尊坐像与北周文王碑乃一同建造。

40字左右

  • 1、天王过于轻描淡写了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佛道之争向来便有,决然不能任由唐僧沿途传教。
  • 2、五龙山自然风光清雅秀丽,人文景观历史悠远,早有佛、道两教来此结庐建场,佛爷洞、念佛石、礼拜石等,今日仍在。
  • 3、至此,金顶寺融佛、道于一城,前观后寺,张天师把门,如来佛坐镇,蔚为大观,成为鸡足山第一丛林。
  • 4、老君洞道观内多崖刻佛道故事图像,其中以九龙碑和八难岩两处石刻浮雕最具艺术价值。
  • 5、怎么不分,上古道门庞杂无比,现在的佛道妖魔都是源自太古道门,太古之后,上古之时,佛道妖魔才分家。
  • 6、蕉城区山海兼备,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名胜区霍童和支提山拥有极高品位的佛、道文化旅游资源。
  • 7、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
  • 8、另一方面则借由对虚字的剖析,详述张湛以虚为轴心,融合佛、道思想及两汉元气论,建立独树一帜的宇宙观。
  • 9、书中还有很多地方都隐射了佛道斗法,有许多地方值得分析、值得深究,其关系可谓是纷繁复杂,一言难尽。
  • 10、玄武山是一个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汕尾地区一处历史悠久,驰名海外的名胜古迹。

50字左右

  • 1、南朝虽然偏安一方,但政治体制朝廷规制基本沿袭两汉旧制,又有佛道盛行,所以南朝儒生依然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善谈名理,雅俗共赏。
  • 2、大雄宝殿传出吟诵经文之声暗合天地精神充斥红光寺,佛道之魂借自身法体同天突战阵维系在一起,攻则不破,坚如磐石。
  • 3、佛陀身边的弟子们如梦初醒,纷纷向文殊菩萨讨教,文殊菩萨一一作了答复,给他们指点迷津,跳出小乘佛教的窠臼,修行佛道
  • 4、天心毫无觉悟,他和童雅在三教洞、崇庆寺、嘛呢寺、千佛阁和金天观等佛道名胜间游离,这天,对方在城西布下天罗地网。
  • 5、最后一生重补其充足圆满之性量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朗澈底里,诸有情微逗隙光者,咸得随机一门深入,成其佛道
  • 6、一开始也只是认为就是干上几个月,却不想连续俩年方丈都没让他去过禅房传授佛道一回,也没传授佛道给他。
  • 7、作者上官鼎先生说,过去的武侠小说都是以佛、道为依托和背景的,还没有过弘扬儒道的武侠小说,他要来填补这个空缺。
  • 8、李承干陷入疯狂,以轩辕剑横扫一切,诛杀三山五岳正神,诛杀玄都法师、十八罗汉和无数佛道弟子,被佛道教主联手击杀。
  • 9、皈依佛门不一定要出家,只是进入佛道大门修行佛法,也有在家修行的居士,受了五戒即可称为男众优婆塞,女众优婆夷。
  • 10、更重要的是,他把孤愤着书作为化解“愁沮”的力量,融合儒佛道的思想又让他很好地调整心境,最终铸就了“诗豪”的美名。

60字左右

  • 1、是谓“中和”,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礼乐文化精神的基本出发点,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契合,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 2、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
  • 3、是女娲娘娘补天遗落人间的一块石头,积石山神光突现,引来无数神秘人物寻宝,六大当世高人更是齐聚地宫,佛道相争,万花竟放,山摇地晃。
  • 4、三绝地分别为绝灭谷、忘忧洞、血煞岛,只存有这三个名字,具体在哪却是无人知晓,只因曾经探过三地的人,无论仙凡佛道,统统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 5、易理易学则从周公文王而后由儒家孔子一脉相承,象数易学则在易学中一花五叶,从民间社会到儒佛道三家各有所踪,再此不再一一罗列。
  • 6、悬空寺是中国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里面的每一尊塑像都栩栩如生,尽管看不懂,但我能感觉到这里一定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了。
  • 7、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何等惬意;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何其雅致,心中自有了佛道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有一壶清茶,便笑谈古今。
  • 8、当拥有钱财的时候不肯布施,钱财去了,懊悔何用!不相信因果,等到遭受报应的时候才懊悔,也是于事无补!佛道不修,等到大限来时才后悔,终是为时晚矣!
  • 9、小和尚一直认为,佛珠是属于佛道中人的东西,只有他们才会拥有它。小和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老妇人也在拨着佛珠。无奈,小和尚便跑去请教方丈。
  • 10、苦历千载正果休,恩施天下报不求,南海神尊菩萨主,天外飘来一善人,乐善好施天下传,佛道共济暖人家,温厚儒雅女儿身,万事朝拜好心神。

70字左右

  • 1、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
  • 2、我们又参观了木版画,它始创于明朝初朞,主要取材佛、道、儒三教人物。眼前的这个木版画就是观音菩萨,只见她一手拿着玉净瓶,另一只手拿着荷花,踩着祥云,似乎就要飞去。
  • 3、大事不迷茫,小事不苛求,这是事业成功的捷径;善德不多,坏习惯不沾身,是修行佛道的初级阶段。想知道自我克制,就要看乱时的气势;想知道谦逊进退,就要看现在的利益。
  • 4、黑暗精灵为了让古月长钱对佛道轮教笃信不疑,就放松了对古月长钱思想上的控制,让古月长钱感觉自己的情绪好了一点,可以专心一志的修炼佛道能量轮的运行大法。
  • 5、我们虽然与显宗没有多大的仇恨,但是他们打着佛主的幌子,四下抢掠,灭人宗门,还灭绝人性的用活人炼制佛道的战争机器铜人,那已经超出了做人的底线,天理不容。
  • 6、中国很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进入社会受挫后逃于佛道,但真正投身寺庙道观的人却不多,而结庐荒山,独钓寒江雪毕竟会带来基本生活上的一系列麻烦。
  • 7、佛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他能够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所以才能成就佛道;雪山童子为了一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为他能舍身为道,终能如愿得道。

80字左右

  • 1、我喜欢有一些仙风道骨,不然半点烟火气息的佛道之诗,浪漫,飘逸卓尔不群,让人读后如清泉煮茗,如钦饮玉露,让人神清气爽,灵台一片澄净,静静的就把自己融入了诗中与诗人一起体会着酸,甜,苦,辣的生活。
  • 2、于是时间一天一天,朝代更替,政权变换,董氏儒学却依旧屹立不倒,尽管也曾受到过诸如佛、道之类的冲击,但它依旧是死死钳制群众思想的长明灯,后配合科举制、八股文的效果更为明显。
  • 3、浮生若此。何谓开悟?何谓佛道?心怀悯慈,佛处处都在。其实万物皆平常,只是人心太过于复杂。心若静,万物皆不动。入世亦出世,佛门便是勘破、放下、自在三个阶段。只有看破一切,六根方静,不畏苦难,才可成佛。
  • 4、盘古不骜,于是有了五岳撑天。东岳神秀,西岳峥嵘,北岳诡怪,中岳嶙峋,而南岳衡山,佛道共居之地,湘水入江之途,洞天福地,独秀南山,至今仍见,碑碣处处。素衣静心,踏入回忆长廊,寻找古今相连。
  • 5、即使历经十数年的风餐露宿,已经变得些许沧桑的他仍不甘于安逸,一心为大唐众生翻译自己辛辛苦苦寻得的佛法,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属于自己的佛道世界中独享一份超然物外的清净。
  • 6、佛有佛道,人有意境,感恩是一种佛之本,人之念的境界,唯有大彻大悟,才能包容天下,一切人间烦恼都能消逝,一切人间琐事都能化解,因为我们有善的本性,感恩真谛,常怀感恩之心,纳天下之万物。

90字左右

  • 1、佛道儒三位大家去拜访隐者。隐者出来迎接,问:“这位道长怎么称呼?”道士答:“我叫李一。”隐者转向高僧,问:“这位高僧怎么称呼?”高僧答:“我叫弘一。”最后,隐者问大儒:“这位大儒怎么称呼?”大儒答:“我叫周一。”隐者怒道:“滚!!再不走就打死你!”。
  • 2、对我来说,生命虽是没有人能解开的迷,却非是无迹可寻;线索隐藏于每一个人的自身,却因生死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而终断。此为佛道两门中人努力追寻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悟透自身存在的秘密生命之迷才有机会被解开。
  • 3、只有不择细流的人才能成为江海,不择土壤的人才能成为高山;只有不羞于提问的人才能博大精深,不文饰的人才能完美美丽。大事不迷茫,小事不苛求,这是事业成功的捷径;善德不多,坏习惯不触身,是修行佛道的初级阶段。
  • 4、表达无量的信心。双手合掌是代表对佛陀的无量信心,更朞望接引一切众生具足信心。双手合十不存异心,而且合十在“心”之前,心手相映,心声相映,相映于对无上佛道的欣求,而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在合十当中,得到相互肯定与印证。
  • 5、五戒应受持,人成即佛成。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其实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能共持五戒,上慈下孝,不偷不淫,社会自然净化祥和安康;一个人受持五戒并切实践行,就表示人格完美,也就可以成就佛道了。
  • 6、主角张小凡无意中卷入一场佛、道、魔三大门派之争,身怀佛教大法投入道家门下,后被掌门真人发现,导致张小凡投入魔教经历一番挣扎,回归青云,并用诛仙古剑击退了魔教的第三次大举进攻。最后隐居在了草庙村。
  • 7、人对躯体有两种看法:太爱自己,珍宠得过分,舍不得善加利用;太轻视自己,轻视得近乎折磨,以为身既是“不净物”又何必重视,因而忽略了身是“载道器”。其实,只要好好发挥身体的功能,不,但处世大业能够成就,佛道也将不远。

100字左右

  • 1、视众生如佛,以平等的心待人接物。每个人的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爱和安慰。用智慧观察一切人和事,一定会发现可喜可乐。把一份善意珍藏在心里,给身边的人送上祝福,为好人鼓掌,是做好事的方法之做好别人的挑衅,不需要反应过度。人道就是佛道做好人比念经好。父母和孩子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老师和学生不仅因为知识而依恋,更因为美德的传承。夫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爱情和义务同样重要。如果你对待亲戚朋友,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做好你的职责。
  • 2、不诽谤正法,没有任何伤害正法之心,直到成就佛道,不曾产生过恨意,即是忍辱。人们一般的习惯是,学什么厌什么,不产生恨意很难;而且人们还喜欢打着不迷信的旗号恶搞经典,试图用自己的歪理将经典批倒批臭,但真正发臭的只是自己的歪理。
  • 3、总的看来,佛学虽说禅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还是倾向于用药物治疗。佛教认为病从根本上说是业报,是人生所难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无病。佛教史料说释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许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传佛教认为是活佛的人有时也会有病,在佛教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经中说修学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应受的罪果报转变为现前的小病小灾,因此修禅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痛苦为良药,作为磨炼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
  • 4、佛在心中,佛之道,是烦恼及苦的止息。人生之苦,生,老,病,死。欲望不止,苦海不尽。佛之道行于人间,只为普度众生。众生有苦,佛道不灭。佛,乃一念。焚香叩拜,我跪的不是佛像,而是迷茫的自己;万里修禅,我找的不是路,而是迷失的自己。双手合十,六根清净万苦灭。
  • 5、许多青少年,从小贪图逸乐,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又无益的事情上,以至忙得没有时间长大。而佛光禅师精进于佛道,忙得没有时间变老。孔子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个忙得没有时间变老的人,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必然是领略到了奋斗乐趣的人。他们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心灵因此变得充实,事业因此走向成功,生命也因此拥有了别样的价值。
  • 6、不诽谤正法,没有任何伤害正法之心,直到成就佛道,不曾产生过恨意,即是忍辱。人们一般的习惯是,学什么厌什么,不产生恨意很难;而且人们还喜欢打着“不迷信”的旗号“恶搞”经典,试图用自己的歪理将经典批倒批臭,但真正发臭的只是自己的歪理。
  • 7、有一个佛教故事:有一个富家女,爱上了一个相貌极英俊的僧人。他拒绝了她的爱,但她仍不改痴心。他就问:你究竟爱我什么呢?她说:我爱你迷人的眼睛。青年僧人于是用刀剜出眼睛送给她。富家女大骇,同时大悟,于是洗净铅华出家了,随青年僧人一起修习佛道
  • 8、有一个佛教故事:有一个富家女,爱上了一个相貌极英俊的僧人。他拒绝了她的爱,但她仍不改痴心。他就问:“你究竟爱我什么呢?”她说:“我爱你迷人的眼睛。”青年僧人于是用刀剜出眼睛送给她。富家女大骇,同时大悟,于是洗净铅华出家了,随青年僧人一起修习佛道

词语解释

佛道[ fú dào ]

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佛道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