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纳言
yán

纳言


拼音 nà yán

简拼 NY

词语解释

纳言[ nà yán ]

1.古官名。主出纳王命

2.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引证解释

1.古官名。主出纳王命。按, 秦 汉 不置, 王莽 依古制,改大司农为纳言,有纳言将军 严尤。北周 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从。 保定 四年改御伯为纳言。 宣帝 末又置侍中。 隋 避 文帝 父 杨忠 诔,改侍中为纳言, 炀帝 大业 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 唐 初为纳言, 唐 武德 四年改为侍中。参阅《通典·职官三》

《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孔 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2.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幘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国语辞典

1.职官名:(1)​ 掌传达王命。(2)​侍中的别名。参见“侍中”条

《书经·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网络解释

1.纳言

纳言,古官名。主出纳王命。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纳言"是古代贵族帽子上的配饰,纳言之饰,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纳言,原是职官之名,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纳言造句

  • 1、和泉式部是与紫式部、清少纳言齐名的日本平安时代“三才媛”。
  • 2、作者清少纳言与当时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
  • 3、纳言进谏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 4、作者清少纳言与当时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王朝文学三才媛”,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作为女官侍奉中宫定子,直到定子过世,大约七个年头。
  • 5、其肇因虽有万端,消纳言之,政治之无条理及立宪之假筹备所产出之结果已耳。
  • 6、清少纳言齐名的日本平安时代“三才媛”。
  • 7、夏季夜色迷人。皓月当空时自不待言,即使黑夜,还有群莹乱飞,银光闪烁;就连夜雨,也颇有情趣。清少纳言
  • 8、大纳言不胜焦灼,便悄悄地带了两个随身侍从,微行来到难波港。
  • 9、清少纳言是日本人,着名作家,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代三大才女。
  • 10、大纳言宣房的次子。
  • 11、昔龙管纳言,而帝命惟允;四铺既备,成王靡有过事。
  • 12、寻复为司会,兼纳言,迁小司马。
  • 13、紫式部的文笔和故事里,没有清少纳言的自在潇洒,也没有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她的故事就像是沼泽,让人窒息,让人痛苦,甚至让人不在相信世界的光芒!
  • 14、清少纳言,这是个神秘又令人羡慕的人物,她的洒脱,她的才华,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令人羡慕。
  • 15、览镜能正衣冠纳言能改谬误。
  • 16、爱这桂花的秋天。也如清少纳言说,不值一看的芦花,在德富芦花看来,是这不值一看的芦花,他便坐上火车去看的茫茫一色,如雪芦花一样的爱。
  • 17、女作家,我更怀旧一些,喜欢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朝中朞女作家。
  • 18、清少纳言服侍残如秋风败叶的皇后‘藤原定子’,而紫式部服侍春风得意的皇后堂妹‘藤原彰子,在逆境的清少纳言写出自然与人间的惬意与快乐,而风光无限的紫式部却写出历史的可悲与王朝的腐朽!
  • 19、臣子们有时利用陪弈的良机,向帝王纳言进谏。
  • 20、一方面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鼓励纳言、尊重不同的意见,存异求同。
纳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