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拒谏
jiàn

拒谏


拼音 jù jiàn

简拼 JJ

词语解释

拒谏[ jù jiàn ]

1.拒绝规劝


引证解释

1.拒绝规劝

《后汉书·申屠刚传》:“愚闻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知足以拒諫,才足以饰非。”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徵利;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邱文庄填词》:“邱又谓王故彰先帝拒諫之失。”


网络解释

1.拒谏

拒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ù jiàn,意思是拒绝规劝。


英语翻译 reject a warni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拒谏造句

  • 1、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 2、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动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
  • 3、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
  • 4、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 5、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6、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
  • 7、马谡拒谏失街亭,迫使诸葛亮使出“空城计”速退司马懿十五万精兵。
  • 8、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 9、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 10、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 11、刘善于用人,能够纳谏,项用人唯亲,自恃拒谏
  • 12、敝人不是没有开导他,可此人拒谏饰非,让人无法从中周旋,那么就只能认真查询,来个骑驴觅驴。
  • 13、台谏之官本为天子耳目,以防大臣壅蔽朝廷,陛下将一切事情都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却范了个拒谏之名。
  • 14、拒谏,拒绝接受意见。
  • 15、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
  • 16、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接受隋炀帝拒谏亡国的教训,即位后虽然国家还处在战争中,但他善于倾听,广招贤士,尽力求言,进一步扩大谏官权利,积极鼓励群臣多提意见和建议。
  • 17、成语拒谏饰非,形容拒绝接受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 18、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
  • 19、隋炀帝拒谏饰非,虞世南官卑职小,无所用事,故借摘抄图书以自娱,而竟成此不朽之世制。
  • 20、然癸、辛之徒,恃其旅力,知足以拒谏,才足以饰非,谄谀是尚,台观是崇,淫乐是好,倡优是说,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
拒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