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李德裕

李德裕


拼音 lǐ dé yù

简拼 LDY

词语解释

李德裕[ lǐ dé yù ]

1.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787~849)​字文饶,赞皇人,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学,卓荦有大节。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首领,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争政权。敬宗时,任浙西观察使。武宗时为相,当国六年,弭平藩镇之祸,威权独重,封卫国公。后为小人构陷,贬崖州司户卒。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旧闻》


网络解释

1.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李德裕在武宗继位后,再次入朝为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都对他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概述内图片来源: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李德裕造句

  • 1、江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卢肇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从小笃志好学,常常挑灯夜读,因此得到当时的大学者李德裕的青睐,收为门人。
  • 2、黠戛斯求册命,李德裕奏,宜与之结欢,令自将兵求杀使者罪人,及讨黑车子。
  • 3、正人如松柏,特立而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李德裕
  • 4、回鹘有功于唐,会昌中乘其内乱,加以殄灭,系李德裕之过。
  • 5、会昌四年底,武宗甚至打算立她为皇后,只因李德裕宰相进言说王才人家世既不通显,又无子息进为东宫,立为皇后,恐贻天下人讥议,所以才作罢。
  • 6、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李德裕 
  • 7、从此李宗闵和牛僧孺与李德裕结怨。
  • 8、节度使李德裕为筹划川西防务所建。
  • 9、与李德裕、元稹同时称三俊。
  • 10、可惜唐武宗时的丞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心怀妒意,命人除去了学士们的题名。
  • 11、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李德裕 
  • 12、正人如松柏,特立而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李德裕 
  • 13、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前人关于牛李党争及李德裕的研究状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思路。
  • 14、一派得势,李德裕遂贬死海南。
  • 15、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含其中。
  • 16、古时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宋代名臣胡铨曾用“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的诗句与唐代宰相李德裕的“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倾吐了谪臣的际遇。
  • 17、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 
  • 18、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朞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更是加速唐朝衰落的触媒。
  • 19、朝臣之间也有以李德裕为首的一方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一方的所谓牛李党争,纷纭至半世纪之久。
  • 20、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还朝。
李德裕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