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得意忘言
wàngyán

得意忘言



词语解释

得意忘言[ dé yì wàng yán ]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引证解释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

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国语辞典

1.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网络解释

1.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汉语词语

得意忘言:李奭学所著书籍

2.得意忘言 (汉语词语)

得意忘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yì wàng yán,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英语翻译 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得意忘言造句

  • 1、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 2、平日里相互间得意忘言,困难时相互依偎。
  • 3、在庄子那里,“得意忘言”中的“意”,既可以指对象难以言说的精微意义,也可以指向形而上的“道”。
  • 4、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言”论对我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5、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
  • 6、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 7、他通过“得意忘言”的方式解决了“言”与“意”之间存在的矛盾。
  • 8、卦中设象本仪形,得意忘言意自明。
  • 9、言不尽意论对创作论有所启发,得意忘言论对鉴赏论有所启发。
  • 10、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
  • 11、两人目光中似乎有一种得意忘言的默契。
  • 12、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是和庄子完全相同的。
  • 13、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跟庄子完全相同。
  • 14、如他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
  • 15、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得意忘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