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元谋人
yuánmóurén

元谋人



简拼 YMR

词语解释

元谋人[ yuán móu rén ]

1.中国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化石在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亦称“元谋猿人”

Yuanmou Man;


网络解释

1.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英语翻译 Yuanmou Man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元谋人造句

  • 1、北京猿人、元谋人、蓝田人、爪哇人都是直立人,直立人是最早离开非洲的人类。
  • 2、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
  • 3、早在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就出现了所谓的“装饰品”且大部分相当精致。
  • 4、中国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最多的国家,其中重要的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 5、元谋人,北京人,地理老师不是人。
  • 6、人类已经在不同的雨季中度过了百万年,已经从当初什么都不懂的元谋人进化成了现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现代人类。我们在雨中生活,当然不是每天都在雨中度过,但雨让我们变得更坚强了。
  • 7、很想有一天,您能和我们一起驻足喜马拉雅;很想有一天,您能和我们一起探索元谋人与金字塔的秘密;很想有一天,您能和我们一起登上万里长城,一起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博古通今,您犹如滔滔历史长河,引导我们去追求无穷的知识!
  • 8、我不禁佩服元谋人的智慧!接着,我们来到了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这里生活着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 9、陈老师说:元谋人不仅会用火,还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呢!我们来到距山洞不远的一个湖边,那里有几个元谋人正用一头尖一头宽的石头在土里挖东西。
  • 10、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心中就早已深知自己可以创造生活,智慧打造石器,感知制造装饰品。
  • 11、但是她上课别有一绝,从元谋人到大汶口社会;从炎黄时朞到三国鼎立……就像是讲故事,娓娓道来,同学们听的都很入迷,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新课程。
  • 12、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
  • 13、他将我们带入元谋人那艰难困苦的时刻;他率领着我们参加战国时朞的纷争;他亦与我们共同欣赏百家争鸣的繁荣……我原本认为枯燥无聊的历史,在吴老师的口中,居然活了起来。
  • 14、五千年,从茹毛饮血的元谋人,到战火连天的三国,再到现在安定的生活,五千年来风风雨雨,都未曾阻挡过时代的前进的步伐。
  • 15、于是,我们抛开了淑女形象,带着一次性手套,伸手去抓菜抛到口里,大口大口的吃鸡,一杯一杯的喝饮料,好像回归了原始社会,好像我们都是元谋人
  • 16、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可以让元谋人的山洞式群居生活改变成半地穴房屋;可以给曾是残破的荒村变成繁华的城市;也可以使年幼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自己的心中展开一个智慧的大星空。
  • 17、首先,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这里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 18、元谋人、蓝田人、爪哇人都是直立人,直立人是最早离开非洲的人类。
  • 19、我们从元谋人、山顶洞人、炎帝、黄帝、夏、秦、汉等一系列朝代走来,不断进取,不断思索,直至今天。
  • 20、下一个展厅展示的是人类的进化历程。真难以想象,几千年前的元谋人已经会用石头互相击打制造石器用于狩猎和生产了。老祖先的智慧是多么令人惊叹啊。
元谋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