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生津
shēngjīn

生津


拼音 shēng jīn

简拼 SJ

词语解释

生津[ shēng jīn ]

1.生路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3.出汗


引证解释

1.生路

《太平广记》卷十五引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阮基》:“师曰:‘……汝命将尽,其奈之何?’基闻,不胜惶竦,叩头千百,求乞生津。”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埤雅·释草》:“今人望梅生津,食芥堕泪,此五液之自外至者也。”

宋 黄庭坚 《戏答晁适道乞消梅》诗之二:“北客未尝眉自顰,南人夸説齿生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樃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气。”

3.出汗

《中国民间故事选·两头驴的东西》:“皇上见阿凡提热的遍体生津,满头大汗,便故意戏弄阿凡提。”


国语辞典

1.分泌唾液

宋·黄庭坚〈戏答晁适道乞消梅〉诗二首之二:“北客未尝眉自颦,南人夸说齿生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九·果部·桹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气。”


网络解释

1.生津

生津指一种治法。系用滋养津液的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用玄参、生地、麦冬、石斛、花粉、知母等治疗发热、口干渴饮、唇燥等症。


英语翻译 Sheng Ji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生津造句

  • 1、克拉顿和劳森对芸芸众生津津乐道。
  • 2、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有醒脾开胃,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 3、阵阵秋风袭人,缕缕问候传情:天气渐冷,保护颈背重要,外套披肩不可少。饮食均衡,墨鱼养阴生津,山药抗秋燥。适当运动身体,多喝水勿过劳。愿健康!
  • 4、夏至养生有三宝,贴心给你道一道,饮食清淡宜食粥,南瓜百合放里头,益气生津多喝汤,枸杞乌鸡是良方,饮茶品茗养心性,绿茶搭配合欢花。愿快乐安康!
  • 5、气温降,天更凉;养生经,来送上:山楂片,可生津;生姜汤,暖胃肠;茯苓粥,益气好;常锻炼,体质强;多淋浴,身体壮。降温时刻,愿你幸福安康。
  • 6、大雪节气到,养生需尽早:多喝红枣茶,益气补阴阳;冬瓜三鲜汤,生津清胃肠;蒜泥拌茼蒿,健脾又补脑;牛奶与豆浆,滋肾且润肺。
  • 7、秋来暑往,天气转凉。气候干燥,风热感冒。多吃水果,滋阴养肺。中药调养,麦冬大米煮粥,润燥止咳生津。立秋保健很重要,防止秋燥事半功效。
  • 8、秋季养生:食物以生津润肺,养阴清燥为主,可选用百合、芝麻、萝卜、莲藕、蜂蜜、银耳、梨、鸭等食物,忌进食辛辣、煎炸之物,生冷食物也不宜多食,多留意,多健康!
  • 9、夏至解暑有妙方,绿豆芦荟熬成汤,散邪解毒且美容,西米椰汁调成乳,解暑生津能明目,高粱苹果西瓜捞,润肺益胃防癌症,夏至愿君开心相伴,健康相随,夏至快乐!
  • 10、立秋寒气日渐长,増衣切莫要匆忙。早睡亦要早早起,调理顺应阳气强。饮食多酸少辛辣,润肺益胃生津强。坚持锻炼身心体,疾病难以近身旁。健康又强壮!
  • 11、大暑散,立秋上,天高气凉人爽朗,莫急添衣,养生有道,静心安神莫急躁;多食酸甜,少食辛辣,润肺益胃易生津,多多运动,少少抽烟,健康常伴百个秋!
  • 12、大雪节气喝暖汤:木耳冬瓜三鲜汤,食材有冬瓜、木耳、海米、鸡蛋等,常喝可生津暖胃,清胃涤肠。大雪节气愉快!
  • 13、先秦时节腊八日,祈求丰收和吉祥。如今时节腊八粥,养生习俗传四方。红枣养颜又补血,米儿补气又生津。多喝一碗腊八粥,保你健康又红润。腊八吉祥!
  • 14、西南一带的普茶,茶性温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消食下气。
  • 15、他说,茶是我国人民最常用的饮料,对老年人来讲,饮茶利多弊少,既能生津止渴、利尿消食,还可去除油腻。
  • 16、大雪滋养吃水果,美味护航功效多,葡萄贴心抗疲劳,柑橘酸甜养肺果,柿子生津又清热,生梨煮水能止咳,苹果饭后助消化。温馨关怀已送上,快乐安康都属你!
  • 17、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
  • 18、芒种时节,“瓜族”总动员:水水灵灵西瓜来,消暑解渴排老大,清清凉凉冬瓜来,清热生津避暑烦,甘甘甜甜丝瓜来,预防疾病煮一粥。愿你芒种时节有个好身体!
  • 19、夏至炎热酷暑绕,教你防暑小妙招,生津止渴吃西瓜,利尿补水降血压,多喝温水和绿茶,清凉爽心伴一夏,消暑首选绿豆汤,外出防晒不能忘,心境平和自然凉,愿您夏至保健康!
  • 20、萝卜清热化痰,开胃健脾理气;银耳滋阴降火,适用咳嗽阴虚;蘑菇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糯米利胃生津,调养胃肠裨益;茄子现食现补,适合深秋养体。
生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