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陈言
chényán

陈言


拼音 chén yán

简拼 CY

词语解释

陈言[ chén yán ]

1.陈旧的言词

2.指旧说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


引证解释

1.陈旧的言词

宋 王安石 《韩子》诗:“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而无用之巵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此则所谓以题还题也。”

2.指旧说

李广田 《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假如望文生义,我们试为附会作新的解释,又何取乎古人之陈言。”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

《韩非子·备内》:“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孔子家语·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肃 注:“陈言於君,不望其报。”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大清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国语辞典

1.陈旧的言辞

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诗二首之二:“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

2.陈述言词

《礼记·儒行》:“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


网络解释

1.陈言 (著名记者,撰稿人)

1960年出生于北京。

1982年南京大学毕业后在经济日报等单位工作。

1989-2003年在东京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庆应大学学习新闻学、经济学等。经济学博士课程毕业后,在庆应大学、萩国际大学等大学教授日本经济论、中小企业论。

2003年回国后先后在数家杂志任记者,文章主要发表在《经济》、《瞭望东方周刊》、《南方周末》、《中国经营报》等报刊上;是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中国动态专栏5名撰稿人之一。

2010年在朝日新闻周刊《AERA》上,发表了大量日文文章。

2.陈言 (词语概念)

陈言,指陈述言词;陈旧的言辞。见《礼记.儒行》:「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


英语翻译 Chen Ya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陈言造句

  • 1、要写出好文章,必须真正做到陈言务去。
  • 2、修改文章时错词必改,陈言务去。
  • 3、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颁布以后,很快形成“水波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轻车简从搞调研,沉到基层接地气,陈言务去开短会,心系官兵办实事。
  • 4、开会离不开讲话,讲话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应直奔主题,言之有物,陈言务去。
  • 5、“领新标异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句诗,常被用来比喻写文章要求新求异,陈言务去。
  • 6、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 7、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着,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 8、元代中后朞,通过汉人儒士的上书陈言,国家逐渐立法禁止了“奴告主”的行为,但这一立法是自下而上的、被动的,因此在元代后朞这一现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 9、四方士民,若有欲陈言刑政,益国利民,沦碍幽远,不能自通者,可各诠条布怀于刺史二千石。
  • 10、我私下朝见国王,向他陈言献策。
  • 11、潘祖荫应诏陈言数条:第一、勤圣学。
  • 12、祖常工于文章,宏赡而精核,务去陈言,专以先秦两汉为法,而自成一家之言。
  • 13、作者于史事与人物的新颖选择,反映了她陈言务去,不落窠臼的艺术创新精神。
  • 14、大会会场,不摆鲜花、不铺红地毯;会议就餐,没有高档菜式和酒类饮品;代表委员发言,陈言务去、直奔问题。
  • 15、1999年,村党总支书记陈言生三顾茅庐,请来了省特级教师、幼教专家饶丽珍,“领衔”创办代代红幼儿园。
  • 16、孟中应诏陈言,谏上慎起居,词甚切至。
  • 17、第一次这样站在母亲身后,第一次这样一遍又一遍梳理她已经花白了许多的头发,每一根发丝都在陈言往事的艰辛,都在吐露昔日生活的窘迫。
  • 18、改进的办法很多,但有一条是必须做到的,就是要一改俗套、尽去陈言,讲短话、讲明白的话、讲管用的话。
  • 19、王安石在诗创作中决心务去陈言,自出手眼,除了创意之外,其次则是结构。
  • 20、无论长短,都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务去陈言、力戒虚文、减少空话。
陈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