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诚惶诚恐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诚惶诚恐



词语解释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1.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with reverence and awe; in fear and trepidatioh;


引证解释

1.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

《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宋 王安石 《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亦省作“诚惶”。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 云 诚惶以下。”

2.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

林淡秋 《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

古华 《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


国语辞典

1.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

“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

坐卧不安

心安理得


网络解释

1.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读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英语翻译 really afraid and trembling

日语翻译 恐(おそ)れ蕑(い)ってびくびくするさま,うやうやしくかしこまるさま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诚惶诚恐造句

  • 1、老李诚惶诚恐地迎上去,颔首低眉地打着招呼。
  • 2、这位老人小心谨慎了一生,如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诚惶诚恐地替别人替自己担忧。
  • 3、总是夹杂着诚惶诚恐和患得患失。
  • 4、见了首长,你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如今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 5、瞧,他见了领导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真让人恶心。
  • 6、在诚惶诚恐的忠诚的畏怯上表示出来的意味,并不少于一条娓娓动听的辩舌和无所忌惮的口才。
  • 7、帮助同学要诚惶诚恐
  • 8、在老师面前不必诚惶诚恐
  • 9、瞧他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真恶心!
  • 10、三天尊突然驾幸东海体察民瘼,玉帝诚惶诚恐提心在口,好似小媳妇突然站在了公婆面前,浑身的不是只得尽由人挑了。
  • 11、长者赐,不敢辞,我只是感到有些诚惶诚恐,举止失措望老前辈您能谅解。
  • 12、王书贵几个老臣,诚惶诚恐,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拔将军,猪八戒撒尿,最终淋到傻帽儿头上。
  • 13、军部、内阁和幕僚长组成,联络会议的决议在裕仁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做出,并以天皇的名义正式公布,日本民众将其作为天皇的旨意而诚惶诚恐地奉行不悖。
  • 14、我们站在一块俯瞰整个湖泊的高地上,看见我女儿和那无精打采的士兵坐在一条划艇上。她很快就发现自己可任意使唤他,让他俯首听命,诚惶诚恐,活像个小学生。
  • 15、酷儿在被无脸长老扫过的那一秒内,心跳急速增快,诚惶诚恐,不得不赶忙将头拉回来,以防真相毕露,暴露了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 16、诚惶诚恐地害怕失误,就意味着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滋味。梅耶荷德
  • 17、他一直诚惶诚恐,唯恐再次失业。
  • 18、语文课代表牛马走胡典谱诚惶诚恐再拜言,但希足下:听闻师妹为病魔缠身,以短信问之,聊表寸心,但望早日病愈。
  • 19、对一个很会自责且常给自己压力的人而言,当他认为自己犯了个大错之后,即便是再小的事,任何来自于他人轻微的埋怨和批评,都会让他诚惶诚恐,因为他会解读为这是对他的不满,同时联想并加重自己所犯大错的内疚感。
  • 20、诚惶诚恐、磨皮削骨,只能做别人的一页插图。还不如大摇大摆、胡吃海喝,做自己完整的一本书。张嘉佳
诚惶诚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