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真诚的成语

形容人真诚的成语


1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2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3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4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5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解释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6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7金石为开 [ jīn shí wèi kāi ]

解释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8披肝沥胆 [ pī gān lì dǎn ]

解释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9全心全意 [ quán xīn quán yì ]

解释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出处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10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11真心诚意 [ zhēn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12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3诚心实意 [ chéng xīn shí yì ]

解释 见“诚心诚意”。

出处 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14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释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15精诚所至 [ jīng chéng suǒ zhì ]

解释 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16璞玉浑金 [ pú yù hún jīn ]

解释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17赤心相待 [ chì xīn xiāng dài ]

解释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出处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18交疏吐诚 [ jiāo shū tǔ chéng ]

解释 交:交情;疏:不亲近;吐:谈吐,说话;诚:真诚,诚恳。交往虽然不密切,但说话非常真诚恳切。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19诚至金开 [ chéng zhì jīn kāi ]

解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处 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20诚心正意 [ chéng xīn zhèng yì ]

解释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21肺腑之谈 [ fèi fǔ zhī tán ]

解释 肺腑:内心。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东人曾说,倘得见面,命我……替他竭诚拜谢,还有许多肺腑之谈。”

22开心见诚 [ kāi xīn jiàn chéng ]

解释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23推诚相信 [ tuī chéng xiāng xìn ]

解释 诚:真心。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24抱诚守真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解释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25悃愊无华 [ kǔn bì wú huá ]

解释 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26讲信修睦 [ jiǎng xìn xiū mù ]

解释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7诚意正心 [ chéng yì zhèng xīn ]

解释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8披心相付 [ pī xīn xiāng fù ]

解释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出处 《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29达诚申信 [ dá chéng shēn xìn ]

解释 达:表达;申:申明;信:诚实。表达忠诚信实的心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30拳拳服膺 [ quán quán fú yīng ]

解释 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31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解释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32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3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34货真价实 [ huò zhēn jià shí ]

解释 货物质量好;价格公道;原是旧时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也可形容地道、不走样、不离谱。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35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6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解释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37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解释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8实心实意 [ shí xīn shí yì ]

解释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39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0胸无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解释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出处 《宋史 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41肺腑之言 [ fèi fǔ zhī yán ]

解释 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

出处 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42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释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团结一致。

出处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43感激涕零 [ gǎn jī tì líng ]

解释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出处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44长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解释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45促膝谈心 [ cù xī tán xīn ]

解释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46古道热肠 [ gǔ dào rè cháng ]

解释 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47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48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释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49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50毕恭毕敬 [ bì gōng bì jìng ]

解释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51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52情真意切 [ qíng zhēn yì qiē ]

解释 谓情意十分真切。

出处 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53童叟无欺 [ tóng sǒu wú qī ]

解释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54团结一致 [ tuán jié yī zhì ]

解释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55推诚相见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释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出处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56沥胆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解释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57言信行果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解释 见“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58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59肝胆相见 [ gān dǎn xiāng jiàn ]

解释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4回:“大丈夫肝胆相见,脑袋也可以奉送。”

60开诚相见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61拳拳盛意 [ quán quán shèng yì ]

解释 拳拳:恳切、忠诚的样子。发自内心的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出处 鲁迅《书信 致蒋抑卮》:“拳拳盛意,感莫可言。”

62一寸丹心 [ yī cùn dān xīn ]

解释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出处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63开心见胆 [ kāi xīn jiàn dǎn ]

解释 见“开心见诚”。

出处 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64忠君爱国 [ zhōng jūn ài guó ]

解释 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此人虽则商贾之流,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

65风俗习惯 [ fēng sú xí guàn ]

解释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66竭诚相待 [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释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67信守不渝 [ xìn shǒu bù yú ]

解释 坚守信用不变。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68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解释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69金石交情 [ jīn shí jiāo qíng ]

解释 见“金石之交”。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到既渝盟》:“丝萝契合原非强,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70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释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71馨香祷祝 [ xīn xiāng dǎo zhù ]

解释 指烧着香虔诚地向神或佛祈祷祝愿。馨香:烧香的香味;指烧香。

出处 《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72苦口逆耳 [ kǔ kǒu nì ěr ]

解释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73面朋口友 [ miàn péng kǒu yǒu ]

解释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

74剖肝沥胆 [ pōu gān lì dǎn ]

解释 比喻开诚相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75尽节竭诚 [ jìn jié jié chéng ]

解释 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出处 《魏书·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

76尽诚竭节 [ jìn chéng jié jié ]

解释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出处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77开心见肠 [ kāi xīn jiàn cháng ]

解释 见“开心见诚”。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78热肠古道 [ rè cháng gǔ dào ]

解释 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老哥热肠古道,我们是一向钦佩的。”

79诚心敬意 [ chéng xīn jìng yì ]

解释 诚:真心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出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80沥胆濯肝 [ lì dǎn zhuó gān ]

解释 沥胆披肝。

出处 明·唐寅《与文征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81沥胆抽肠 [ lì dǎn chōu cháng ]

解释 沥胆披肝。

出处 《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82推襟送抱 [ tuī jīn sòng bào ]

解释 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出处 南朝 梁 张充《与王俭书》:“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唯丈人而已。”

83钦敬之忱 [ qīn jìng zhī chén ]

解释 钦佩敬重的真诚的情意。

出处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我们对于所有这样的军队,特别是在前线抗战的军队,都是具有钦敬之忱的。”

84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85桃李成蹊 [ táo lǐ chéng qī ]

解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出处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86心香一瓣 [ xīn xiāng yī bàn ]

解释 心香:内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一片。比喻心中真诚敬礼,如燃香供佛。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

87心虔志诚 [ xīn qián zhì chéng ]

解释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88肝胆相向 [ gān dǎn xiāng xiàng ]

解释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

89送抱推襟 [ sòng bào tuī jīn ]

解释 真诚相待的意思。

出处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16卷:“康祺独怪容甫爱少宰旷代之知,复得仪征相国、镇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国土相期待。”

90齐家治国 [ qí jiā zhì guó ]

解释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91允执其中 [ yǔn zhí qí zhōng ]

解释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92我醉欲眠 [ wǒ zuì yù mián ]

解释 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

出处 《宋书·陶潜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直率如此。”

93沥胆隳肝 [ lì dǎn huī gān ]

解释 沥胆披肝。

出处 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94毒药苦口 [ dú yào kǔ kǒu ]

解释 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95一瓣心香 [ yī bàn xīn xiāng ]

解释 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出处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96快马一鞭 [ kuài mǎ yī biān ]

解释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97朴讷诚笃 [ pǔ nè chéng dǔ ]

解释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出处 《聊斋志异 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98犬马之诚 [ quǎn mǎ zhī chéng ]

解释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99至诚高节 [ zhì chéng gāo jié ]

解释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处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