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友情深厚的成语

形容友情深厚的成语


1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2相见恨晚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解释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3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4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释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5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6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7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8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释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9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0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11八拜之交 [ bā bài zhī jiāo ]

解释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12深情厚意 [ shēn qíng hòu yì ]

解释 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出处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13万古长青 [ wàn gǔ cháng qīng ]

解释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14情深似海 [ qíng shēn sì hǎi ]

解释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15深情厚谊 [ shēn qíng hòu yì ]

解释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这个岛呵,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只因为:亿万亲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流连忘返。”

16刎颈之交 [ wěn jǐng zhī jiāo ]

解释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7高情厚谊 [ gāo qíng hòu yì ]

解释 深厚的情谊。亦作“高情厚爱”、“高情厚意”。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18莫逆于心 [ mò nì yú xīn ]

解释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19袍泽之谊 [ páo zé zhī yì ]

解释 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20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解释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21白首同归 [ bái shǒu tóng guī ]

解释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处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2相视而笑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解释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23生死不易 [ shēng sǐ bù yì ]

解释 易:改变。活着还是死了都不改变。形容对理想、情谊等的忠贞不移。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权曰:‘孤与子渝,有生死不易之盟。’”

24心照神交 [ xīn zhào shén jiāo ]

解释 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出处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25清风高谊 [ qīng fēng gāo yì ]

解释 风格高尚,友谊深厚。

出处 《剪灯余话·两川都辖院志》:“以荐冥福,清风高谊,传播江湖间。”

26倾盖如故 [ qīng gài rú gù ]

解释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出处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27道义之交 [ dào yì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28情深潭水 [ qíng shēn tán shuǐ ]

解释 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9叨在知己 [ tāo zài zhī jǐ ]

解释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出处 清 霁园主人《夜潭随录 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30相依为命 [ xiāng yī wéi mìng ]

解释 依:依靠;为命:为生;过日子。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 晋 李密《陈情事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31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2义不容辞 [ yì bù róng cí ]

解释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33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解释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4始终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释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35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 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6患难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37一往情深 [ yì wǎng qíng shēn ]

解释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38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解释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39如胶似漆 [ rú jiāo sì qī ]

解释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40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释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41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释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42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释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43牢不可破 [ láo bù kě pò ]

解释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44难舍难分 [ nán shě nán fēn ]

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45促膝谈心 [ cù xī tán xīn ]

解释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46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47含情脉脉 [ hán qíng mò mò ]

解释 脉脉:互相对视。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出处 唐 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

48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9意气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释 意气:志趣和性格。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出处 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50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解释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51水乳交融 [ shuǐ rǔ jiāo róng ]

解释 融:融洽;乳:奶汁。水和奶溶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或意气相投。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52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3真心诚意 [ zhēn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54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解释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55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56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57气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释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 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58手足之情 [ shǒu zú zhī qíng ]

解释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出处 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59义结金兰 [ yì jié jīn lán ]

解释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出处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60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61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shì ]

解释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62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释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出处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63布衣之交 [ bù yī zhī jiāo ]

解释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64比翼双飞 [ bǐ yì shuāng fēi ]

解释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出处 《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65温情脉脉 [ wēn qíng mò mò ]

解释 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样子。温情:温柔的感情;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用意。

出处 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

66生死与共 [ shēng sǐ yǔ gòng ]

解释 同生共死;相依为命。形容彼此情谊深重。

出处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67称兄道弟 [ chēng xiōng dào dì ]

解释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68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解释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9贫贱之交 [ pín jiàn zhī jiāo ]

解释 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出处 《后汉书 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70一见如旧 [ yī jiàn rú jiù ]

解释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出处 《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71久别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释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72亲如手足 [ qīn rú shǒu zú ]

解释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出处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

73十亲九故 [ shí qīn jiǔ gù ]

解释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在三江五湖。”

74同声相应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解释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出处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75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解释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76善与人交 [ shàn yǔ rén jiāo ]

解释 善于与别人交朋友。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77山盟海誓 [ shān méng hǎi shì ]

解释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78忘年之交 [ wàng nián zhī jiāo ]

解释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79旧雨重逢 [ jiù yǔ chóng féng ]

解释 老朋友又相遇了。

出处 清 尹会一《与王罕皆太史》:“比想旧雨重逢,促膝谈心,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

80生死之交 [ shēng sǐ zhī jiāo ]

解释 同生共死的交谊。

出处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81至亲好友 [ zhì qīn hǎo yǒu ]

解释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亲好友中间,有礼度熟闲,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众人就推举他做了。”

82至死不变 [ zhì sǐ bù biàn ]

解释 至:到。到死都不变。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83同生共死 [ tóng shēng gòng sǐ ]

解释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出处 《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84情同一家 [ qíng tóng yī jiā ]

解释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出处 《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85情同骨肉 [ qíng tóng gǔ ròu ]

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86拳拳盛意 [ quán quán shèng yì ]

解释 拳拳:恳切、忠诚的样子。发自内心的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出处 鲁迅《书信 致蒋抑卮》:“拳拳盛意,感莫可言。”

87泛泛之交 [ fàn fàn zhī jiāo ]

解释 交情不深的朋友。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十八卷:“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88相知恨晚 [ xiāng zhī hèn wǎn ]

解释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89金石之交 [ jīn shí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比喻友情坚贞不渝。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

90古古怪怪 [ gǔ gǔ guài guài ]

解释 稀奇怪异的样子。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91山遥水远 [ shān yáo shuǐ yuǎn ]

解释 谓道路遥远。

出处 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92贵在知心 [ guì zài zhī xīn ]

解释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93金兰之交 [ jīn lán zhī jiāo ]

解释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出处 《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94万代千秋 [ wàn d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出处 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

95义气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释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96声气相投 [ shēng qì xiāng tóu ]

解释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97多情多义 [ duō qíng duō yì ]

解释 指重情谊。

出处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98心腹之交 [ xīn fù zhī jiāo ]

解释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99慷慨仗义 [ kāng kǎi zhàng yì ]

解释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