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郑卫之音的意思
zhèngwèizhīyīn

郑卫之音



成语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成语注音 ㄓㄥˋ ㄨㄟˋ ㄓ 一ㄣ

成语简拼 ZWZY

成语解释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成语繁体 鄭衛之音

近义成语 靡靡之音濮上之音郑卫之曲

感情色彩 郑卫之音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淫乐。

成语造句 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歌曲悦耳动听形容音乐有关形容音乐经典形容经典歌曲形容音乐好形容好的乐曲形容歌很好听形容音乐的十个形容唱曲好听形容声音很美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郑卫之音造句

  • 1、“寡人今日听郑卫之音,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2、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 3、雅乐即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舞蹈,形成于西周初年,与代表民间俗乐的“郑卫之音”相对应。
  • 4、比如新郑、滑县,是古代郑卫之音的传播地,其民间歌唱的繁茂历来享有盛名;先秦十五国风,河南一省就占了郑、卫、宋、陈、桧、王六‘风’。
  • 5、光武帝不喜浮华,克勤克俭,登基多年,身为一朝天子依然严格身穿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 6、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 7、滑县,是古代郑卫之音的传播地,其民间歌唱的繁茂历来享有盛名;先秦十五国风,河南一省就占了郑、卫、宋、陈、桧、王六‘风’。
  • 8、顿挫抑扬,似阳春白雪,胜高山流水;铿锵有力,像慷慨悲歌,如靡靡之音;玉润珠圆,赛郑卫之音,同凤箫鸾管。
  • 9、嘴直心快自相鱼肉郑卫之音无缘无故
  • 10、“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 11、相传战国时魏国统治者魏文侯,就抱怨过“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 12、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 13、玉润珠圆正始之音郑卫之音周郎顾曲
郑卫之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