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学政
xuézhèng

学政


拼音 xué zhèng

简拼 XZ

词语解释

学政[ xué zhèng ]

1.教育工作

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引证解释

1.教育工作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江南学政。”

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 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他们派人到书院门口迎接钦差学政张之洞。”


国语辞典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


网络解释

1.学政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人,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废。


英语翻译 provincial educational commission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学政造句

  • 1、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十一。
  • 2、参与民办学校招生而未被录取者,凡符合我市入学政策条件的学生,由各区县教育局按照学区划分范围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直接向公办学校分派学位。
  • 3、“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
  • 4、武汉大学政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系主任李和中表示,公务员发展存在天花板效应,大部分人到了一定的级别就难以继续上升。
  • 5、莫“学政”曾经当过县里的“教谕”,当地人却称呼他“学政”,这里既有尊敬又有讨好的意思。
  • 6、报道称,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国防大学副校长毕京京、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雷雨以及来自全军部队、院校的50多名代表莅会。
  • 7、近年来,在我国法学教学政策走向实践的同时,法学研究中却出现了更加注重纯理论的学术倾向。
  • 8、“权利和义务”之争一直是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政策的一个焦点,两者处于一个博弈局势中。
  • 9、晚清光绪年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回来后上书要求统一国语,获得了张之洞等人的赞同。
  • 10、他在晚清一直置身学林,当的官也是学政之类,又向来清正,于是民国后宦囊羞涩,生活拮据,母亲病亡后无力办丧事,只得鬻藏书葬母。
  • 11、不敢不敢,大人言重了!这位是本县掌管学政的李原阳、李训导。
  • 12、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在实践探索中稳步前进,到目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出国留学政策。
  • 13、赵学政转身掏出五口飞刀扭转柳腰,瞄定哈密达,五口飞刀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 14、以色列分析家、巴尔伊兰大学政治学教授伊巴尔上周称:“尽管以军的作战能力不如美国,但以军仍具备攻击伊朗一些目标的能力。
  • 15、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
  • 16、他任顺天学政,试士三载,家门静寂,从不接收考生拜访,更无只字通报弊漏,每当考后揭晓,所中举者均皆文士名宿,考生无不认服。
  • 17、翌年,复改调广东学政
  • 18、任陕甘学政时,他提倡讲求实学,得视践,他曾说:实学臣之要务,不可徒托空言而无实迹中。
  • 19、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
  • 20、墉两任江苏学政,士有不得志者,以偶语讥诮。
学政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