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焚书
fénshū

焚书


拼音 fén shū

简拼 FS

词语解释

焚书[ fén shū ]

1.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book burning;


引证解释

1.烧毁书籍。多指 秦 之焚书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史之闕文,为日久矣,加復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於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经传佚书》:“先秦徐福入海时,必携古经传同往,此时焚书事未起,必有壁经全书在倭。”

2.指 秦始皇 焚毁的书。参见“焚书坑儒”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受命有考父之恭,待士有公孙之广,焚书逸礼,尽所口传;古史旧章,如因心匠。”


国语辞典

1.烧毁书籍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网络解释

1.焚书 (中国明朝李贽著文集)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2.焚书 (汉语词语)

焚书,是指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书


英语翻译 to burn the books (one of the crimes of the first Emperor in 212 BC)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焚书造句

  • 1、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斯文扫地,可说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 2、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 3、秦始皇时朞,嬴政实施暴政,焚书坑儒,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 4、历史已经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作出了公正的评论。
  • 5、庞大的历史背景,涉及封神之战、七国争霸、焚书坑儒、楚汉相争、三国、西游等剧情,剧情通畅,贯穿古今。
  • 6、卖国政府焚书坑儒,大肆杀害爱国学子。
  • 7、卖国政府焚书坑儒,大肆杀害爱国青年。
  • 8、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 9、孔圣,老庄故去之后,一代魔君秦始皇为求大一统,听从妖人李斯怂恿,偷修魔道,妄图焚书坑儒,毁百家之言,永享皇图霸业。
  • 10、皇帝赢政手里握有最大权力,龙心一怒,就来了个焚书坑儒,诸子典借,除医、农之书,尽皆烧毁,有偶言之即弃市,私藏更至灭门。
  • 11、阐述了秦初的学派之争及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 12、想像着天马行空的漫画和连续剧情节,如果像秦始皇般焚书坑儒,还不如做个有用的小人物。
  • 13、华夏泱泱大国,悠悠岁月,自始皇之后瞬眼间千年即过!当年始皇暴政,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焚书坑儒,大建长城,豪盖阿房宫,密修骊山陵园,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
  • 14、当年始皇暴政,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焚书坑儒,大建长城,豪盖阿房宫,密修骊山陵园,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
  • 15、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两者都导致了人类两大文明类型的转型,改写了人类对自己的记忆。
  • 16、秦始皇可以“焚书坑儒”,“烟雨骊山君子仇,咸阳四百六十丘”,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17、尚兵、尚法,为维护统治,焚书坑儒,雄兵威慑天下,百夷来服。
  • 18、当然,争抢帽子的风险也不小,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有多少个脑袋搬家?帽子杀人哪!男人们紧紧抓住了各种帽子,女人只能靠边站了。
  • 19、秦始皇,古代中国的统一者,焚书坑儒。
  • 20、七国争霸、焚书坑儒、楚汉相争、三国、西游等剧情,剧情通畅,贯穿古今。
焚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