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宝书
bǎoshū

宝书


拼音 bǎo shū

简拼 BS

词语解释

宝书[ bǎo shū ]

1.指周代的官修的史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3.用为谑称

4.指佛教经典

5.皇帝的玺书

6.珍贵的书信或书法


引证解释

1.指 周 代的官修的史书

《公羊传经传解诂·隐公第一》 唐 徐彦 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周史而言宝书者,宝者保也,以其可世世传保以为戒,故云宝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唐 李白 《猛虎行》:“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宋 黄庭坚 《双井茶送子瞻》诗:“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王堂森宝书。”

3.用为谑称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对于这类宝书,却从不敢作非分之想。”

4.指佛教经典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琴詎能开。”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宋 苏轼 《宿圆通禅院》诗:“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5.皇帝的玺书

《新唐书·车服志》:“天宝初,改璽书为宝书。”

《新唐书·李栖筠传》:“军国大事以宝书易墨詔。”

6.珍贵的书信或书法

唐 温庭筠 《春日》诗:“宝书无寄处,香轂有来期。”

元 张翥 《题李早女真三马扇头》诗:“宝书玉轴充内府,时以李早当龙眠。”


国语辞典

1.泛指珍奇宝贵的书籍

唐·李白〈猛虎行〉:“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2.史书

《公羊传·隐公元年》唐·徐彦·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

3.皇帝的诏书

《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


网络解释

1.宝书

宝书:汉语词汇

宝书:清朝书画家

2.宝书 (汉语词汇)

宝书,汉语词汇。

拼音:bǎo shū

释义:1、指周代的官修的史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3.用为谑称。 4.指佛教经典。 5.皇帝的玺书。 6.珍贵的书信或书法。


英语翻译 treasured book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宝书造句

  • 1、出身木匠世家的平凡大学生,遗矢的家族宝书,未知的力量,拥有灵魂的木艺品,等待千年的灵魂。
  • 2、指珍藏于枕函中的秘传宝书
  • 3、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 4、生活的味道各种各样,细细品尝,又让人心寒的酸,也有充满艰辛的苦,还有糖一般的甜每一种味道,都值得让人品尝,就像一本不可少的百宝书
  • 5、书,真是无所不能,像一本百宝书,聚宝盆,投入少收获大。
  • 6、我一阵撒泼耍赖,哼唧着央求他把宝书借予我,包揽了端茶、揉肩、递拖鞋等任务。
  • 7、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
  • 8、罗宝书成为富家,援例为国子生。
  • 9、没有座位的人干脆坐在地上,一张食堂的饼握在手中,一本宝书躺在膝头上翻开,人同时咀嚼着精神食粮和生活食粮。
  • 10、他冷静完后,拿着那本早已不堪入目的书,向老师承认了错误,他把修补完的宝书重新还给了周楠楠,并诚心诚意的向周楠楠写了道歉信。
  • 11、非独物为然,人亦皆然。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自信的心,我们就拥有了一颗永远不落的太阳,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扬帆学海、探宝书山、驰骋人生!
  • 12、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要求张良次日五点与他会面,老人反复提出无理的要求,可是张良从未失去应有的礼节,最终经过了考验,从老人那里得到一本宝书,并靠着这本以礼而得的书辅佐沛公刘邦,为他献计献策,最终成为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 13、但是,它却永远保存在了我的心中,在我心中织下了一张夏洛的网,一张拥有无价友谊的网……我要把这本蕴涵着生命、爱和友谊的宝书推荐给所有人,让更多人拥有一本好书,拥有一份真情!
  • 14、从那以后每个星朞都会去图书馆看书,我就是这样一个小书迷,富有读书气自华,我手捧宝书闯天涯。
  • 15、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 16、今天,我可是奔着目标来的,早就听闻共享书店有一本经传最多,留言最深刻的宝书,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专属的黄金屋。
  • 17、宝书台,这年代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宝书台,就是用两块木板做成一个7字形的东西,用钉子钉在家里的墙上,上面放着毛选和马列着作。
  • 18、时诵鸿宝书,谐戏群真乡。
  • 19、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 2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树叶为什么这样绿?鲜艳的色彩点燃了人们的科学热情;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可爱的动物激发了人们的不懈追求……这部宝书蕴含着无数的科学奥秘与深刻哲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品读……
宝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