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复仇的成语

形容复仇的成语


1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不共戴天 [ bù gòng dài tiān ]

解释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3睚眦必报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释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4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解释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5怀恨在心 [ huái hèn zài xīn ]

解释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6血海深仇 [ xuè hǎi shēn chóu ]

解释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7深仇大恨 [ shēn chóu dà hèn ]

解释 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 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8新仇旧恨 [ xīn chóu jiù hèn ]

解释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9不记前仇 [ bù jì qián chóu ]

解释 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今不记前仇,不避祸患,又来苦口相劝。”

10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1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12冤冤相报 [ yuān yuān xiāng bào ]

解释 佛家语;认为冤仇终会有报应。也指仇人互相报复。

出处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13国仇家恨 [ guó chóu jiā hèn ]

解释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14不解之仇 [ bù jiě zhī chóu ]

解释 解除不了的仇恨。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15借身报仇 [ jiè shēn bào chóu ]

解释 见“借交报仇”。

出处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16旧仇宿怨 [ jiù chóu sù yuàn ]

解释 结了很久的怨仇。

17借交报仇 [ jiè jiāo bào chóu ]

解释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18抱怨雪耻 [ bào yuàn xuě chǐ ]

解释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 《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9枕戈剚刃 [ zhěn gē rǎo rèn ]

解释 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

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枕戈剚刃之事,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章章明矣。”

20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解释 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21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释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22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3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24亲痛仇快 [ qīn tòng chóu kuài ]

解释 仇:敌人;亲:自己人。使亲人悲痛;却使敌人高兴。

出处 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5同仇敌忾 [ tóng chóu dí kài ]

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26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27报仇雪恨 [ bào chóu xuě hèn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28苦大仇深 [ kǔ dà chóu shēn ]

解释 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

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苦大仇深的家底。”

29反目成仇 [ fǎn mù chéng chóu ]

解释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30认贼作父 [ rèn zéi zuò fù ]

解释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出处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31知遇之恩 [ zhī yù zhī ēn ]

解释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32卖身投靠 [ mài shēn tóu kào ]

解释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出处 鲁迅《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33九世之仇 [ jiǔ shì zhī chóu ]

解释 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

出处 《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34以牙还牙 [ yǐ yá huán yá ]

解释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35以眼还眼 [ yǐ yǎn huán yǎn ]

解释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36疾恶如仇 [ jí è rú chóu ]

解释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37称心满意 [ chèn xīn mǎn yì ]

解释 称心如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38官报私仇 [ guān bào sī chóu ]

解释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图形追捕》:“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39嫉恶如仇 [ jí è rú chóu ]

解释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40誓不两立 [ shì bù liǎng lì ]

解释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41刻骨仇恨 [ kè gǔ chóu hèn ]

解释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42以血洗血 [ yǐ xuè xǐ xuè ]

解释 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出处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43反攻倒算 [ fǎn gōng dǎo suàn ]

解释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出处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44恩怨分明 [ ēn yuàn fēn míng ]

解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45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6秋后算帐 [ qiū hòu suàn zhàng ]

解释 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帐,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47旧恨新仇 [ jiù hèn xīn chóu ]

解释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48切骨之仇 [ qiè gǔ zhī chóu ]

解释 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49视如寇仇 [ shì rú kòu chóu ]

解释 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0忍辱含垢 [ rěn rǔ hán gòu ]

解释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 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51枕戈饮胆 [ zhěn gē yǐn dǎn ]

解释 见“枕戈尝胆”。

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52打击报复 [ dǎ jī bào fù ]

解释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出处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53深仇宿怨 [ shēn chóu xiǔ yuàn ]

解释 犹深仇大恨。

出处 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54认仇作父 [ rèn chóu zuò fù ]

解释 同“认贼作父”。

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55十年生聚 [ shí nián shēng jù ]

解释 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56同仇敌慨 [ tóng chóu dí kǎi ]

解释 见“同仇敌忾”。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57枕戈尝胆 [ zhěn gē cháng dǎn ]

解释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出处 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58嫉恶若仇 [ jí è ruò chóu ]

解释 见“嫉恶如仇”。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59一还一报 [ yī hái yī bào ]

解释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不是我千错万错,大刚来一还一报。”

60借客报仇 [ jiè kè bào chóu ]

解释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 《汉书 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61贸首之仇 [ mào shǒu zhī chóu ]

解释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出处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62敌忾同仇 [ dí kài tóng chóu ]

解释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 秦风 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63吞炭漆身 [ tūn tàn qī shēn ]

解释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出处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64解剑拜仇 [ jiě jiàn bài chóu ]

解释 谓息争释怨。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出处 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65寝苫枕干 [ qǐn shān zhěn gàn ]

解释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66腼颜事仇 [ miǎn yán shì chóu ]

解释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67拜赐之师 [ bài cì zhī shī ]

解释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出处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68深仇重怨 [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 ]

解释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69枕戈饮血 [ zhěn gē yǐn xuè ]

解释 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贼氛未殄,主上焦劳,凡为臣子,皆当枕戈饮血,共愤同仇。”

70探丸借客 [ tàn wán jiè kè ]

解释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出处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71枕干而寝 [ zhěn gān ér qǐn ]

解释 干:盾。枕着盾牌睡觉。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72一报还一报 [ yī bào huán yī bào ]

解释 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73欲得而甘心 [ yù dé ér gān xīn ]

解释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