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走到绝境的成语

形容走到绝境的成语


1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2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3穷途末路 [ qióng tú mò lù ]

解释 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4困兽犹斗 [ kùn shòu yóu dòu ]

解释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5绝处逢生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解释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6釜底游鱼 [ fǔ dǐ yóu yú ]

解释 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7逼上梁山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解释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8欺人太甚 [ qī rén tài shèn ]

解释 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9枯树逢春 [ kū shù féng chūn ]

解释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出处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10疾不可为 [ jí bù kě wéi ]

解释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11釜中游鱼 [ fǔ zhōng yóu yú ]

解释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出处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12水尽山穷 [ shuǐ jìn shān qióng ]

解释 同“水穷山尽”。

出处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13枯树生花 [ kū shù shēng huā ]

解释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14天不绝人 [ tiān bù jué rén ]

解释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8回:“也是天不绝人,放他一条活路。”

15枯鱼之肆 [ kū yú zhī sì ]

解释 枯鱼:干鱼;肆:铺子。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6扼吭夺食 [ è gāng duó shí ]

解释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出处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17道尽涂穷 [ dào jìn tú qióng ]

解释 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18道尽途殚 [ dào jìn tú dān ]

解释 同“道尽涂穷”。

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19枯树生华 [ kū shù shēng huā ]

解释 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20邦国殄瘁 [ bāng guó tiǎn cuì ]

解释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21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22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23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24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25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6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27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解释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28插翅难逃 [ chā chì nán táo ]

解释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29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释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出处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0弹尽粮绝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解释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出处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31插翅难飞 [ chā chì nán fēi ]

解释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32急流勇进 [ jí liú yǒng jìn ]

解释 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出处 宋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33枯鱼涸辙 [ kū yú hé zhé ]

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出处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34走投没路 [ zǒu tóu méi lù ]

解释 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35告贷无门 [ gào dài wú mén ]

解释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出处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36鸟穷则啄 [ niǎo qióng zé zhuó ]

解释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出处 《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37走头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出处 《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38鱼游釜中 [ yú yóu fǔ zhōng ]

解释 釜:古代锅类的器物。鱼在锅里游动。比喻身临险境、绝境。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39斗升之水 [ dǒu shēng zhī shuǐ ]

解释 比喻微薄的资助。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40入地无门 [ rù dì wú mén ]

解释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41人极计生 [ rén jí jì shēng ]

解释 谓人到绝境就会产生计谋。

出处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极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

42山穷水绝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 ]

解释 见“山穷水尽”。

出处 宋·陆游《冬夜吟》:“饥鸿病鹤自天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43山穷水断 [ shān qióng shuǐ duàn ]

解释 见“山穷水尽”。

出处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间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44兽穷则啮 [ shòu qióng zé niè ]

解释 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出处 《韩诗外传》卷二:“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5兽困则噬 [ shòu kùn zé shì ]

解释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出处 《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46山重水复 [ shān zhòng shuǐ fù ]

解释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7楚歌四合 [ chǔ gē sì hé ]

解释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 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48鼎鱼幕燕 [ dǐng yú mù yàn ]

解释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49悬崖撒手 [ xuán yá sā shǒu ]

解释 ①比喻人至绝境,只能另作选择,义无反顾。②指在紧急关头,放下一切不管。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50继绝扶倾 [ jì jué fú qīng ]

解释 继:延续;扶:扶助,扶持。把断绝的接续上,把倾倒的扶起来。比喻继续前人未完的功业,扶助弱小的力量。

出处 《新唐书·徐旷传》:“将军若欲为伊、霍,继绝扶倾,吾虽老,犹愿效力。”

51天无绝人之路 [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 ]

解释 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出处 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