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取信于民的意思
xìnmín

取信于民



成语拼音 qǔ xìn yú mín

成语注音 ㄑㄨˇ ㄒ一ㄣˋ ㄩˊ ㄇ一ㄣˊ

成语简拼 QXYM

成语五笔 BWGN

成语解释 取得人民的信任。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成语繁体 取信於民

近义成语 取信于人与人为善童叟无欺

感情色彩 取信于民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符合事实形容从新开始形容做生意不讲诚信形容值得信任形容守信形容彼此信任形容讲诚信形容已成事实形容本来就是事实形容完全信任

成语谜语 大众集邮 更多谜语>>>


英语翻译 gain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win the people's confidence)

日语翻译 人民の信頼(しんらい)をとりつける

德语翻译 das Vertrauen des Volks gewinnen

俄语翻译 завоевание доверия народа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相关谜语

谜面:大众集邮(打成语一)
谜底: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造句

  • 1、第二条是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
  • 2、谢长廷"勇者无惧"?台报:只有取信于民否则枉然。
  • 3、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和反馈,深入分析原因,按照边学边改、立查立改、边整边改的要求,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 4、自身的言行一致性和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践诺负责等人格魅力以及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共利益而诚心于民、取信于民的能力的总和。
  • 5、公安执法,既要取信于民,也要取悦于民。
  • 6、第三代的领导也一样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
  • 7、徽商行贾四方,靠的正是“诚”,“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他们修身立德,取信于民,故能长盛不衰。
  • 8、这个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
  • 9、一个党员干部,如何取信于民,取悦于民?答案十分明确:除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要有实实在在的、真正得了民心顺了民意的政绩。
  • 10、或以完全的立宪面目来取信于民,笼络人心,缓和统治危机。
  • 11、他强调取信于民
  • 12、必须坚持以事业为重,时刻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装在心上,兢兢业业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去完成本职工作,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 13、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
  • 14、春秋战国时朞的军事家曹刿就深知立信的重要性,齐鲁长勺之战之前他这样告诉鲁庄公: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
  • 15、两千年前,那是一个诸侯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天傍晚,美丽的斜阳下,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男子立木于地,欲取信于民,二十斤金的诱惑,使人们勇于一试,当人们完成任务,果真得到了二十斤金,自此百姓开始信服君主,新政得以顺利进行。
  • 16、先是浏览一遍文言文,再深入阅读,讲的是商鞅和吴起变法,取信于民,人民十分相信他们,都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做事。
  • 17、诚纳诚征,开诚布公,信赏信罚,取信于民
  • 18、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怕民不从,于是行木立信,取信于民
  • 19、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扫墓百姓中有谁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
  • 20、为了取信于民,他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
取信于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