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拉面好吃的成语

形容拉面好吃的成语


1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2独当一面 [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3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4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5本来面目 [ běn lái miàn mù ]

解释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6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7头面人物 [ tóu miàn rén wù ]

解释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出处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8改头换面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释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出处 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9网开一面 [ wǎng kāi yī miàn ]

解释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

10蓬头垢面 [ péng tóu gòu miàn ]

解释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出处 《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11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解释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出处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解释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13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14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释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15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6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17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18青面獠牙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解释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19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解释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出处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20出头露面 [ chū tóu lù miàn ]

解释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21八面玲珑 [ bā miàn líng lóng ]

解释 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

出处 唐 黄滔《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七面八面玲珑。”

22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解释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处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23唾面自干 [ tuò miàn zì gān ]

解释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处 《新唐书 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24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25春风满面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解释 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26网开三面 [ wǎng kāi sān miàn ]

解释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27其味无穷 [ q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出处 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28反面无情 [ fǎn miàn wú qíng ]

解释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出处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29四面受敌 [ sì miàn shòu dí ]

解释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30心慈面软 [ xīn cí miàn ruǎn ]

解释 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31心活面软 [ xīn huó miàn ruǎn ]

解释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他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

32满面红光 [ mǎn miàn hóng guāng ]

解释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33耳红面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解释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34面目狰狞 [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解释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出处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35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解释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36庐山面目 [ lú shān miàn mù ]

解释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 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37江东父老 [ jiāng dōng fù lǎo ]

解释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8盖头换面 [ gà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释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出处 明 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39笑面夜叉 [ xiào miàn yè chā ]

解释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40露面抛头 [ lù miàn pāo tóu ]

解释 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41面不改容 [ miàn bù gǎi róng ]

解释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42面面俱圆 [ miàn miàn jù yuán ]

解释 同“面面俱到”。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心上也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见了抚台亦很替他说好话;至于绅衿一面,一直当他是回护百姓的,更不消说得了。”

43面面皆到 [ miàn miàn jiē dào ]

解释 见“面面俱到”。

出处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宽严能并济,新恩惜在盖棺时。’则面面皆到矣。”

44八面受敌 [ bā miàn shòu dí ]

解释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出处 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45八面圆通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解释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46八面张罗 [ bā miàn zhāng luó ]

解释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出处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47八面见光 [ bā miàn jiàn guāng ]

解释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48八面驶风 [ bā miàn shǐ fēng ]

解释 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

出处 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49北面称臣 [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

解释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50就汤下面 [ jiù tāng xià miàn ]

解释 比喻趁机行事。

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51汗流满面 [ hàn liú mǎn miàn ]

解释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出处 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52灰头土面 [ huī tóu tǔ miàn ]

解释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出处 《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53牛头马面 [ niú tóu mǎ miàn ]

解释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 《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54粉面油头 [ fěn miàn yóu tóu ]

解释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出处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55蓬首垢面 [ péng shǒu gòu miàn ]

解释 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出处 《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56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57汤去三面 [ tāng qù sān miàn ]

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58鸠形鹄面 [ jiū xíng hú miàn ]

解释 鸠:斑鸠;鹄:天鹅。像斑鸠的形体(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黄鹄的脸面(苍黄而瘦削)。形容身体瘦削;面容憔悴。

出处 清 黄景仁《尹六丈为我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59三头两面 [ sān tóu liǎng miàn ]

解释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出处 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60不识局面 [ bù shí jú miàn ]

解释 犹不识时务。

出处 《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61乱首垢面 [ luàn shǒu gòu miàn ]

解释 犹蓬头垢面。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62人心如面 [ rén xīn rú miàn ]

解释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63人面狗心 [ rén miàn gǒu xīn ]

解释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出处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64八面莹澈 [ bā miàn yíng chè ]

解释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65兽心人面 [ shòu xīn rén miàn ]

解释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66冷心冷面 [ lěng xīn lěng miàn ]

解释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67南面称孤 [ nán miàn chēng gū ]

解释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出处 《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68囚首丧面 [ qiú shǒu sàng miàn ]

解释 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出处 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69四方八面 [ sì fāng bā miàn ]

解释 到处;各个方面。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八面来怎么生?”宋·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70威风八面 [ wēi fēng bā miàn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71情面难却 [ qíng miàn nán què ]

解释 由于面子、情分的关系,很难推却。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情面难却,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不到三天,牌已挂出去了。”

72方面大耳 [ fāng miàn dà ěr ]

解释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73无情少面 [ wú qíng shǎo miàn ]

解释 不讲情面。

出处 《西游补》第二回:“我又见他几遍,不是无情少面之人。”

74粉面朱唇 [ fěn miàn zhū chún ]

解释 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75肥头大面 [ féi tóu dà miàn ]

解释 见“肥头大耳”。

出处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76面朋口友 [ miàn péng kǒu yǒu ]

解释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

77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解释 见“面红耳赤”。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78面面厮觑 [ miàn miàn sī qù ]

解释 见“面面相觑”。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79面面相看 [ miàn miàn xiāng kàn ]

解释 见“面面相觑”。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80革面悛心 [ gé miàn quān xīn ]

解释 见“革面洗心”。

出处 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81革面革心 [ gé miàn gé xīn ]

解释 见“革面洗心”。

出处 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82食指大动 [ shí zhǐ dà dòng ]

解释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83鹄形鸟面 [ hú xíng niǎo miàn ]

解释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出处 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84鹄面鸠形 [ hú miàn jiū xíng ]

解释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出处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85肉袒面缚 [ ròu tǎn miàn fù ]

解释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86四面出击 [ sì miàn chū jī ]

解释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出处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87三对六面 [ sān duì liù miàn ]

解释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出处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88不羞当面 [ bù xiū dāng miàn ]

解释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89东西易面 [ dōng xī yì miàn ]

解释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90两头白面 [ liǎng tóu bái miàn ]

解释 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91两面二舌 [ liǎng miàn èr shé ]

解释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出处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92借面吊丧 [ jiè miàn diào sāng ]

解释 意谓虚有其表。

出处 《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93垢面蓬头 [ gòu miàn péng tóu ]

解释 面目肮脏,头发零乱。

出处 明 孙仁孺《东郭记 蚤起》:“如云鬓发粗粗卷展,蛾眉低偃,也只索垢面蓬头,净洗朱铅。”

94富面百城 [ fù miàn bǎi chéng ]

解释 形容藏书非常丰富。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逸士传 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

95拭面容言 [ shì miàn róng yán ]

解释 拭:擦;拭面: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容言:听取别人意见。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96桃花人面 [ táo huā rén miàn ]

解释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出处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97楚歌四面 [ chǔ gē sì miàn ]

解释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 清 陈维崧《河传 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98白首北面 [ bái shǒu běi miàn ]

解释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 隋 王通《中说 立命》:“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99神头鬼面 [ shén tóu guǐ miàn ]

解释 比喻怪模怪样。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殊不知少间自都无主张,只见许多神头鬼面,一场没理会,此乃是大不实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