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饥的意思
饥

拼音 播放 ㄐㄧ
部首饣部 总笔画5画 部外笔画2画 繁体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QNMN 仓颉NVHN 郑码OXQD 五行
四角27710 电码7382 区位0299 统一码U+9965 造字形声字
笔顺编号 35535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撇、横撇/横钩、竖提、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相关查询 饥的笔顺 饥组词 饥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ī(ㄐㄧ)

1饿

~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

2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荒。~馑(灾荒)。

近义字

反义字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ī(ㄐㄧ)

〈名词〉

(1) 形声。从食,幾( jī )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 同本义

bad havest

饑,谷不熟为饑。 —— 《说文》

五谷不熟谓之饥。 —— 《墨子·七患》

降丧饥馑。 —— 《诗·小雅·雨无止》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孟子·梁惠王下》

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 《淮南子·天文》

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 《汉书·翼奉传》

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

(3) [动]∶通“飢”。吃不饱,饿

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黎民不饥不寒。 —— 《孟子·梁惠王上》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 《淮南子·说山训》

牛困人饥日已高。 —— 唐· 白居易《卖炭翁》

饥渴而顿踣。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风雨霜露饥寒颠踣。 —— 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姓

〈动词〉

(1)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饥”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飢

卷别正文・戌集下

位置第1416頁,第8字

部首食部

康熙筆画11画 部外 2画

《唐韻》、《集韻》:居夷切;《韻會》:居狋切,𡘋音肌。《玉篇》:餓也。《書・舜典》:黎民阻飢。《爾雅・釋天》:穀不熟爲飢。〔註〕五穀不成。〔又〕仍飢爲荐。〔註〕連歲不熟。《韓詩外傳》: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飢。

,《正字通》:國名。西伯伐飢國,滅之。

,姓。《左傳・定二年》:殷人七族,有飢氏。又,漢有大豪飢恬。〇〔按〕《說文》飢、饑二字,飢訓餓,居夷切;饑訓穀不熟,居衣切。汪來虞〈方伯〉說:饑饉之饑从幾,飢渴之飢从几,諸韻書俱分列支、微兩韻,止《集韻》飢字訓或从幾,經傳頗通用。《長箋》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趨𥳑便者通作飢,遂成兩謬。經傳不誤,恐傳寫之譌也。

《集韻》:別作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饥”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五下 位置第165頁,第14字

反切居衣切

说文解字:饑穀不孰爲饑。从𠊊幾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饑穀不孰爲饑。

段注釋《天文》。又曰:仍饑爲荐。按《論語》年饑,因之以饑饉。鄭本皆作飢。

𠊊。幾聲。

段注居衣切。十五部。

饥的字谜

谜面:问他吃多少,只说肚不饱(打一字)
谜底:饥
解析:“饥”字可拆解为“几食”,会意为“吃了多少”。“肚不饱”提示“饥”的字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