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饥民
mín

饥民


拼音 jī mín

简拼 JM
五笔 QNNA

词语解释

饥民[ jī mín ]

1.在饥荒中挨饿的人们

refugees of famine; starving masses;


引证解释

1.荒年无食之民。飢,通“饥”

《后汉书·袁术传》:“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閒相食殆尽。时舒仲应为术沛相,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仲应悉散以给飢民。”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关内旱,飢民多卖子以接衣食。”

2.指挨饿的人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七:“和城内费了种种的交涉,在十月初头,便有开城放出飢民的事。”

荒年无食之民。 《东观汉记·邓禹传》:“今长安饥民,孰不延望?”

《清史稿·食货志一》:“魏裔介亦请饥民转徙,得入籍占田。”


国语辞典

1.因饥荒而缺乏食物的人民

“北非因长年干旱造成许多饥民饿死。”


网络解释

1.饥民

饥民,汉语词汇。

拼音:jī mín

释义:荒年无食之民。


英语翻译 refugees of famine; starving masse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饥民造句

  • 1、读一读嗟来之食有一年,齐国遭受大灾荒,饥民遍野。
  • 2、那些豪门富户,达官贵人,在饥民遍野时,依然是声色犬马,荒淫无度。
  • 3、旧中国由于天灾人祸,农作物歉收,因而米珠薪桂,饥民成群。
  • 4、我们要赶快先运些粮食去,以解饥民的燃眉之急。
  • 5、非洲由于大旱,到处是饥民。联合国虽多次运粮救济,但因灾民太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 6、听说过,听说过,丁大侠麻城开仓赈饥民,贪知县城头服罪悬贼首,那佳话传遍了江湖,不过,火气是有点大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7、相公他当场怒斥刘松,攫取饥民之钱粮非民之父母之所为,切不能自污以欺天,必呈之咸阳,以救彭城受灾父老于水火,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儆天下墨吏!
  • 8、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 9、1937年,聊城遭遇水灾,向俊如出资雇船从外地购粮,然后在城内放赈,饥民感激涕零。
  • 10、开国初始,赵国南部常有战乱,厢军协同禁军防守护城,招募之人多是灾荒饥民、配军罪犯,待得天下太平,厢军待遇更有提升,诸多贫农纷纷入伍。
  • 11、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哀鸿遍地的饥民
  • 12、你谋粮食是为饥民求活命,这是大仁大义的善行义举。
  • 13、而此时整个画面阴沉灰色,穿插着剧情内容的片断,时而是冰天雪地的大东北,时而是奔跑忙碌的饥民,又时而是兵火连天战斗场面。
  • 14、一个瘦骨伶仃的女童,被养父几乎溺死在水盆中,然后被遗弃倒毙在饿殍遍野的沙漠里,胡狼、秃鹫甚至饥民围困住她,把她当做食物来争抢。
  • 15、又称当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按礼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
  • 16、要有纤细的身材,请与饥民分享你的食物。
  • 17、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开仓放粮,解救饥民,因获死罪。
  • 18、玄武帝国九省十八郡,动乱不断,饿殍遍野,各地饥民纷纷揭竿而起,人皆为食。
  • 19、秃鹫甚至饥民围困住她,把她当做食物来争抢。
  • 20、在中国浩瀚的史籍中,常常用“饥民遍野”、“饿殍塞途”、“人相食”等描述灾害的直接后果。
饥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