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百家争鸣的意思 百家争鸣造句 100字左右

百家争鸣造句100字左右


  • 1、看那群星闪烁、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朞;看那张骞出使西域、卫青出击匈奴的汉代;看那诗人云集、繁荣昌盛、充满传奇的唐代;看那政治清明、歌舞升平的大宋;看那英雄辈出、军事能力最强的明代!回首历史,你会发现,中国历史如此久远,我为中国历史点赞!
  • 2、春秋战国时朞百家争鸣,在人才荟萃的稷下学宫中总能传来激烈的辩论声,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人类科技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3、从春秋战国时朞的百家争鸣,到汉朝儒生董仲舒杂兵家,纵横家,阴阳家所创立的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亦或是魏晋南北朝时朞儒,道,佛三教合一衍变成的新儒学––理学都表现其强大的包容性,丰富原有思想内涵,促进中国思想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
  • 4、雨声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家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 5、代表公义的雅典法庭将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处死,罗马鲜花广场的熊熊烈火吞没了坚持真理的布鲁诺;百家争鸣却敌不过焚书坑儒的暴力践踏,泱泱盛唐却让李白杜甫穷途末路;那未来的幻想中,有多少是人类文明的荒芜的预见……
  • 6、碎片化的生活是分不清好坏的,要看你思想的宽度,浅陋的人自然学不到什么,智慧的人可以抓出碎片化信息上的漏洞,在百家争鸣的碎片化输出时代不迷失自我,独立思考和实践,久而久之,那些人收集的碎片会拼合成璀璨的琉璃世界。
  • 7、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你没有法家锐利冷漠的锋芒,没有道家高深超然的玄学,也没有儒家繁琐冗杂的条文,你只是用墨色的深邃与广博,容纳着所有华夏儿女,你在黑夜中前行的身影,朴素而智慧,奏响了上下五千年最为伟大的绝唱。
  • 8、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禅让,夏商文化灿烂;春秋战国硝烟,诸子百家争鸣;南北六朝竟奢靡,隋唐演义有传奇;在唐诗宋词的绝唱里,在书法绘画及丝竹声中,宏大的历史画卷铺展开了,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厚重感,造就了中华民族,也注定了华夏儿女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 9、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朞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
  • 10、当我来到兵荒马乱的秦朝末年,我感受到了项羽自刎时的无奈;当我来到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时,我感受到了屈原投江时的酸楚;当我来到春秋末年,我感受到了百家争鸣时,各家之间的独特思想;当我来到国泰民安的唐朝,我感受到了贞观之治下的和谐和温馨。
  • 11、想到了那些饱经岁月的人,然而我们的民族不也如此吗?从牧歌式的原始社会末朞的温情脉脉,君子仪德到春秋战国的思想光辉,百家争鸣;从汉时胜景到唐时妖娆;从明时郑和之举到清时红楼巨着……然而到了今天,我们的民族岁月却正奏响着一首无人问津之曲啊!
  • 12、春的味道是芬芳的泥土,夏的味道是温柔的阳光,秋的味道是丰硕的果实,冬的味道是那宁静而美好的白色梦境,然而,诗的味道呢?无人能将其概括,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风格,才出现诗坛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
  • 13、像是某种意义上的从众心理,当一群人都去做同一件事时,你是否会为他们的举动而放弃坚持己见?你是否会任凭自己的齿轮随其它人转动?将这样的从众心理放在文学上,便不会有百家争鸣,不会有文学批判;放在科学领域,便不会有各式各样的发明发现。
  • 14、从春秋战国时朞的诸子百家争鸣,经过唐宋文人的歌咏诗赋,到后来明清小说的世间百态,又历经民国年间爱国志士的竭力呼喊,最后延续至今天的文化多元,汉字犹如串着珍珠的绳,连接了战乱到盛世,盛世又到战乱的分分合合,连缀了世事沧桑今昔难比的时时刻刻。
  • 15、面对大变革,大动荡,百家争鸣的社会,老子是局外人,远离纷纷扰扰世界;孔子是戏中人,积极投身于救世中;墨子是旁观者,独善其身在乱世,再说比干,看到身为商朝大臣之重担,却看不到水深火热之黎民,看到以身殉国之大义,却看不到社会时代进步之时势。

词语解释

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1.百家,原指战国时期的儒、法、道、墨、名、阴阳等思想流派。争鸣,比喻纷纷发表意见,展开论战。现在所说的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有时候也指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百家争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