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大枣的意思 大枣造句 80字左右

大枣造句80字左右


  • 1、三门峡土特产品种多,质量好。灵宝苹果驰名中外,灵宝大枣久负盛名;渑池仰韶全国独有,牛心柿饼为古代贡品;卢氏的木耳、菇、头、桃、栗、楂、猴桃等在全国享有盛誉。山区有“天然中药库”和“一步三药”之称。
  • 2、春来风多疾病串,时寒时暖防风寒。阳气上升重养肝,心情乐观少动怒。少食辛辣多增甘,大枣萝卜和桂圆。葱姜蒜泥要多吃,疏肝利胆健胃脾。睡眠充足宜春捂,一日三餐有规律。祝你春季平安,身体健康!
  • 3、没想到第三个礼物是这样的,把刚才那些东西倒出来后反着装,第一层是黑白相间的芝麻,仅仅刚才的两袋芝麻就装了半瓶,第二层是鱼皮花生,装进去后瓶子就满了,结果最后红色的大枣装不下了。
  • 4、农村的小年是令人向往的,好多住在城里的人,那天也要尽量赶回去,与父母团聚,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围坐一起吃祭灶的贡品。核桃、大枣、花生、糖果,最馋人的是灶糖,又粗又长,还扭着麻花腰身。
  • 5、到了姥姥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枣树,上面的枣子可真多啊!有的三五成群地挨在一起说悄悄话,有的藏在树叶后面和我们玩捉迷藏枣子长得又红又大,把枝头压得弯弯的,十分诱人。
  • 6、随着时光的流逝,小树苗早长成一棵大枣树了,我自然是在身高上输给了她。每年的秋天,她都结满了甜甜的枣子。每次吃枣子时,我的心里都会浮起一个小女孩和小树苗傻傻地比身高的场景。
  • 7、看,地上摆满了各类参赛的农产品:有黄澄澄的梨,红艳艳的苹果,紫红的大枣等水果;有饱满的大豆,红红的高梁,金黄的稻谷民等粮食;有紫色的茄子,翠绿的黄瓜,扁扁的豆角等蔬菜,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
  • 8、他们永远是那样淳朴,许多时候都在照看着膝下的我们,在我们幼时,他们抱我们在村子中走街串巷,会给调皮爬树的馋猫们变出几枚自家的大枣,也曾笑呵呵的看着我们把一大群蜻蜓放进他们家的卧室中。
  • 9、同学们都包得很认真,可是我包粽子包到把一颗大枣放里,用米填平洒点水就不知道该怎么包了,后来我请求王艺博妈妈帮我把粽子包好了,我学会了,等我包第二个粽子的时候,很快就包好了。
  • 10、原来,母亲的爱还可以从饭碗里发现:饭糊了,我的碗里不会有锅巴;吃鱼了,我碗里总放着鱼身上最好吃的部分;喝粥了,我碗里的大枣总会多几颗母亲饭碗里的爱让我觉得:再寒冷的冬季也充满暖意。
  • 11、我们今天也要体验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快乐。我们在山脚的村庄乘上面包车,在只能两人并走的小路上往山上开去,路两旁有枝杈略弯弯曲曲的梨树。有香甜的玉米,还有酸甜的山楂和长刺的大枣
  • 12、第二天一大早,们积极踊跃地把从家里带来的丰富食材交给老师,有红通通的大枣、雪白的糯米、晶莹透亮的冰糖……,足足有十多种。想到这些食材将会被做成美味可口的八宝粥,真让人垂涎三尺。
  • 13、前院的李婶,后院的王姨,坐在大枣树的荫凉下,说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或者骂自家的男人,跟老枣树上的麻雀比嗓门。奶奶就坐在马扎上,安闲地纳着鞋垫,偶尔笑眯眯地应和几声,一副满足的样子。
  • 14、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庄稼丰收了,农民伯伯还在收割,各种果实挂满枝头:苹果红彤彤的、鸭梨黄澄澄的、葡萄紫盈盈的、大枣红通通的……山坡上,丰收的果实映衬着人们的笑脸,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 15、等到大家基本都写完了,杨老师终于要把口袋的秘密公诸于众了,原来里面有好多东西,有橘子、苹果、大枣、糖……杨老师还把橘子剥开让我们闻气味、尝味道,大家嘻嘻哈哈,一边说,一边笑,高兴极了!
  • 16、快到冬天,枣树的叶子一片片落下来,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心里一阵阵发酸,大枣树辛苦了,大枣树该休息了,但愿明年相见时,又是一个丰收年。朋友,到那时别忘了到我的家乡一起分享大红枣的美味吧!
  • 17、下课他还亲自送我回到家,爸爸妈妈也都很感激他。有时他还会给我教一些简单的维吾尔族常用语,很有意思,我很乐意学。他还常常给我带一些他们维吾尔族的特产给我吃,大枣、核桃、杏干子
  • 18、最后一阵饥饿让我醒了过来,我还没说话坐在床边的外婆就给我拿来了一碗粥。粥里用黑米、大枣、莲子、百合熬成的八宝粥,我尝了一口,冷热刚好适合我吃。外婆笑咪咪地看着我吃完,又陪了我一会儿,才去睡觉。
  • 19、金色的秋姑娘来了。家乡的山换上了一件金光闪闪的衣服。秋天是个大丰收的季节。瞧!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把架子压弯了腰,像紫色的水晶珠,很诱人;还有大枣、核桃、梨子、苹果等。到处都是金果飘香!
  • 20、每年的金秋时节是枣树的丰收之时,当枣树果实累累,浑身密密匝匝地挂着红玛瑙般的大枣时,我和妹妹,还有邻居小伙伴们,便一个个像小猴般欢跳、乱窜,兴奋地爬上树枝,边摘边吃,不亦乐乎。
  • 21、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片片大枣林。笔直的枣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枣。站在树下,拿长棍敲几个枣下来,放到嘴里,又脆又甜。不时还会被树上掉下来的枣砸一下,我想这难道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 22、首先把棕叶对折,卷成漏斗形,放一些米进去,等米离边沿大约一厘米时,放一颗大枣,用米填平,再洒点水,以防米松散,最后用叶尖把口包好,用细绳捆好打结粽子就包好了,可以准备放锅里蒸了。
  • 23、只见奶奶拿出两片粽叶,将粽叶一卷卷成一个圆锥形,再将糯米塞进粽叶里压紧,并放入两个大枣,然后用白色粗线将整个粽子扎紧,不到半分钟,一个可爱的粽子就被奶奶麻利地包好了。
  • 24、你悄悄地走来,走向果园。看,枝头结满了灯笼似的柿子,架上挂满了珍珠似的葡萄,黄橙橙的是梨,红彤彤的是苹果,咧嘴笑的是石榴,红宝石般的大枣,晶莹剔透,惹人喜爱,摘下一颗来,咬一口,甜丝丝的,好吃极了。
  • 25、先说一说习俗:每年春节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但还要包枣包令我最纳闷的;它一共分成两层,下层如馒头一般,可里心儿全是碎枣肉;上层是一个花儿一样的面皮,再顶一个圆溜溜的大枣就成功了!
  • 26、走进果园,你忍不住会直流口水:黄橙橙的大鸭梨,红通通的“红元帅”;大枣树上缀满了一颗颗小丙实,红得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人们个个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27、站在一棵高大的枣树下,一层层郁绿的叶子叠在一起,遮住了大片阳光,只剩下零星光点从缝隙间透入,落在脚周围,如同揉碎的星辰;树上一颗颗红绿相间的大枣子,浆果红和丹青绿,是酸与甜的交织。
  • 28、首先我帮妈妈把糯米洗净,然后把大枣一个一个用手掰开,把里面的枣核取出来,和糯米一起放到锅里,把盖盖上,然后奶奶开始生火,奶奶加上柴草,一下一下把火煽起来,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工作了。
  • 29、儿孙满堂,明晃的暖灯下,一家人共同努力造出五月别有的香,翠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火红的大枣和花生渲染了一幅世间最温情的图画,收藏进了老辈们的目光,又化作脸上对儿孙的幸福笑脸。
  • 30、生长在小院内的枣树大都树矮冠大,枝桠稠密,每到青绿的大枣生长到手指头肚大小的时候,那长长的枝条便被密匝的枣儿压弯了,伸在矮矮的院墙外面,时不时的会被一些顽劣的小儿用碎砖头投掷几下。
  • 31、在我家的后面,有十几棵大枣树,上面结着又大又甜的青枣,又结着又大又红的大枣,哥哥像猴子一样上了树,我就在下面等着哥哥往下扔,为什么我不上树呢?一方面,要有人接着,一方面因为我胆小学不会。
  • 32、灵宝大枣全国有名,特别是大王后地的大枣,皮薄、肉厚、味甜。可以加工成蜜枣、酒枣、枣干等食品。枣不但可以补血、补气,而且还可入药做药引。枣也可以加工成红枣露,既营养又可口,是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
  • 33、小时候,爸爸指着一院子的绿色告诉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我却一直喜欢院子里那两棵大枣树。枣树虽不像梅花那样傲霜开放,也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可是,它对于我来说,就是童年里一个最香、最甜的梦。
  • 34、装饰完庭院之后,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准备美食了:炸丸子、炸大枣、炸地瓜、炸茄盒、酱肘子、酱猪蹄儿这时奶奶是不允许我们进厨房的,于是我们就在院子里捂着眼睛再留条缝儿,看男士们杀鸡宰鱼。
  • 35、在我们这里,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吃粽糕了。在今天早上,我们去买了一些糯米、大枣和白砂糖,而且我们在老家,有一个很大的大灶,我们打算用大灶来做那些美味的粽糕,然后可以开始了。
  • 36、我们要把粽叶包好后留一个空缺好倒米,然后放进一颗大枣,早密封好,才可以放进蒸笼里蒸,十几分钟过去了,一笼接一笼的美味粽子出炉了,我贪婪的咬了一大口,果然自己做的食物自己吃着更有味道。
  • 37、妈妈平时爱美容,妈妈平时喜欢喝银耳大枣枸杞粥。我也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反正就是先将银耳泡了会,看银耳松软了,就放在了加热的电磁炉的锅里,加上了适量的水,和大枣,枸杞,冰糖。熬吧。
  • 38、两公里的路很不经走,我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微笑,推门妈,我回来了!我大声喊道。放下箱子,环视周围的一切一如既往的大院子,那棵大枣树,只是叶子都黄了,那栋老房子,还有那青石台,还有
  • 39、真想问问自己的老妈:老妈,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那边有大枣树吗?你还能如以前那样,悠闲地打枣,把打下来的枣还和以前一样。装在布兜放在阴凉处留给我,然后站在院内等我回家吗?
  • 40、惊蛰春雷响,融融春光赏,春寒仍逞强,单鞋莫早穿,补充蛋白质,鸭血菠菜汤,少酸增点甜,粥里放大枣,油腻辛辣物,再馋放一放,豁达好情致,养肝是良方,踏青郊游季,运动免疫强。情浓关怀送,快乐又安康!

词语解释

大枣[ dà zǎo ]

1.俗称红枣。味甘,供食用,亦入药

大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