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辞官的意思 辞官造句 70字左右

辞官造句70字左右


  • 1、陶渊明是东晋着名的文学家、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中年也就是东晋末年,当时的政治正处在黑暗状态,他因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而辞官隐退,过上躬耕田园的生活!
  • 2、但是在他为官一段时间,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官场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就辞官回家,继续过着自己田园生活,他不与世同流合污,随着自己的性情生活。
  • 3、先人的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请且看萧何下任宰相曹参遵守老一辈人留下的制度,无为而天下太平,亦有陶渊明遵守内心规矩,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留下一段佳话。
  • 4、塞翁失马几起几落为何能泰然自若?陶渊明几经官场又为何欣然辞官?侯逸凡每每对弈为何能面不改色?因为他们的心,似镜般波澜不惊:如水般澄澈透明。
  • 5、面对丝竹乱耳不绝,红尘滚滚不休,陶潜毅然辞官,官场的富贵荣华又怎样?真正的智者渊明看清金玉为堂的生活并不适合他,于是选择归隐田园,完美了自己心灵的栖局。
  • 6、饥渴难耐,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身居乱世,他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愤然辞官,他放弃了官场显贵,把握了心中的方向,他的坚持,不仅成全了自己,更成就了千古美名、代代传唱。
  • 7、李时珍知道要想编写一部集古药、新药之大成的药物书,只靠博览群书,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到实践中去观察、去采集、去印证。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四处奔波、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 8、小时候,坐在窗前,听爷爷讲过去的事情:以怨报德的舜;为了寻找失散多年母亲,辞官寻母的朱寿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听故事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 9、陶渊明自小便志向高远,希望长大后为国家,朝廷效力。他学识渊博,天资聪颖。然而他初到官场处处碰壁,不愿恭维小人,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返乡,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 10、前朞,他渴望进取,曾在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时官时隐,举旗不定,后朞,因时局动摇,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 11、他在隐与仕间拿捏好了平衡,他遂本心而任官于彭泽,以求生资所需,但不滞于官场,更不曲意逢迎,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不做,终因那旧林、故渊,那十余方宅、八九草屋而立于世。
  • 12、辞官后的他感到轻松自在,但忧国忧民的他依然忧愁,他心寄苍生,心忧百姓。残阳将尽,他不禁想起官场黑暗,朝廷中牛李党竞争的激烈。难道朝廷要一直腐败下去吗?
  • 13、我被你摔碎酒杯的声音吵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我看见你对着宫殿拂袖而去,眼里依旧是那份不屑与清高,但我分明看见,白雪爬上了你的双鬓,我也陪着你,走上了辞官回乡的路。
  • 14、或许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才能在这浑浊的世俗中散发出生命的芳香吧!同时,他的做举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不被认可的,甚至是对他嘲讽,认为他辞官简直是荒唐之至。
  • 15、他看到当时的唐朝政治逐渐黑暗,官吏勾结,欺压百姓,把繁荣锦盛的大唐弄得乌烟瘴气,心怀美好的李白又怎能忍受他们的所作所为呢?这时,他便愤然辞官,远走高飞。
  • 16、是结庐南山的隐者吗?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雅士吗?你出身治世,人们对你的朞望本是舞文弄墨,做一个小小的县官,然而你不愿,你愤然辞官,决然遁去,了无杂念,不留下一丝挂念。
  • 17、从替父从军到辞官回乡,您的英雄事迹令无数人惊叹折服!我们的时代虽相隔久远,但您的那些优秀品质时时激励着我,您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还是我们现代女子的骄傲!
  • 18、谢灵运看出皇帝对他表面上尊重,实际上只是要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罢了,并无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不服文帝之裁决,随性恣意,平日写写诗文,以宣泄胸中块垒。一年后,称疾辞官
  • 19、王安石认为,有些政策是错的,应当改变。例如,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他搜集资料,与皇上、王公贵族据理力争,这使他得罪了许多人。不久,母亲病逝,王安石辞官回乡。
  • 20、中国美食历史悠久,吃货也是从古代就有。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位吃货,他们有的靠吃成为国之重臣,有的为了吃辞官而去,赶快来看看吧
  • 21、你才华横溢,想当年犹令贵妃捧砚力士脱鞋,你本应该一帆风顺的,可你无意之间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那不可告人的笑,于是毅然辞官,做你真正的自己。
  • 22、他不死心,又让宋江去攻方腊,这下好了,一百零八个弟兄死伤七十二员,宋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下,他对做官就不在意了,想辞官隐居,却被高俅赶尽杀绝,用御酒毒死了。
  • 23、范蠡原本是楚国人,后入越国被聘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后他不向勾践讨要分文年薪,带着西施飘然而去,毅然辞官下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辞官下海的人。

词语解释

辞官[ cí guān ]

1.辞去官职

辞官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