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穿山甲的意思 穿山甲造句 40字左右

穿山甲造句40字左右


  • 1、若关节僵硬、畸形,可加活血化淤通络之药,如蜈蚣、乌梢蛇、穿山甲、桃仁、红花、络石藤、宽筋藤、鸡血藤等。
  • 2、穿山甲的“主食”是白蚁和蚂蚁,它的舌头细长,还能伸缩,舐食蚂蚁时带有粘性唾液,难怪记者看到了它的“口水”。
  • 3、如果单纯是排卵障碍,中医往往采用开窍活血之品,像细辛、石菖蒲、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川牛膝等等,促进排卵。
  • 4、可爱的穿山甲、笨重的黑熊、灵活的中华鲟,这些濒危动物,都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 5、穿山甲的舌头很长,非常发达,但是很细容易受伤,它没有牙,也没有攻击力,遇到危险蜷缩成团状。
  • 6、云和梯田十分的大,无边无际。在梯田内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其中更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
  • 7、紧接着,我还看到了许多仿真动物模型,有梅花鹿、鲨鱼,还有非洲象、亚洲象、穿山甲太多了,我都有些记不清了。
  • 8、但人们为了贪图口福之欲,竟让凶猛的和稀有的穿山甲等动物,在几声枪响之后,变成美味的佳肴。
  • 9、老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富翁慕名前往一家野外的餐馆吃穿山甲,她特地选了一只最大的。
  • 10、和穿山甲比赛打洞,穿上甲一会儿就钻进了土里不见了,鼹鼠吃力地刨啊刨,半天才钻进半个身子。
  • 11、本文利用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典型土壤动物穿山甲、蝼蛄、蚂蚁、蜣螂等的爪趾进行了观察分析。
  • 12、在那里,马小跳结识了黑猪,大黄狗,小猴子等动物,还见识了穿山甲,娃娃鱼,果子狸等珍稀动物。
  • 13、如穿山甲、熊掌、鱼翅……穿山甲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还是世界一级保护动物。
  • 14、这时猴子一下子爬上果树采了许多果子和好朋友一起吃,因此大象和穿山甲也肯定猴子的本领了。
  • 15、这时,原来退下的好多动物都围上来啦:小猴、松鼠等在树上扑火,百鸟衔水在空中喷下,山狗、穿山甲们刨沙灭火
  • 16、玉龙雪山还是的俱乐部。这里有滇金丝猴、云豹、金猫、雪豹、藏马鸡、绿绿尾梢虹雉、穿山甲、小、大小灵猫……
  • 17、通过金丝猴的一番说服,浣熊和穿山甲的脸变得通红,像两个大红苹果。于是,他俩分别向对方道了歉。
  • 18、在西方,有一个民族,以穿山甲为美味,也正因如此,那的人不惜以残忍的手段杀死穿山甲
  • 19、然后我又从穿山甲身上得到了怎么制造钻土机的启示,钻土机的头就是穿山甲的手,一步一步的向前面钻着。
  • 20、穿山甲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我多么喜欢可爱的穿山甲啊!我希望人类也能爱护它们,不要肆意捕杀它们。
  • 21、有人出主意用火烧,穿山甲怕火,于是就打开大火,烧了十多分钟,还是不行,穿山甲已经烧焦。
  • 22、小紫咧了咧牙,不满地吱吱叫着,惹得紫清韵咯咯直笑:“它说它是紫电貂,不是土拨鼠和穿山甲
  • 23、这时候只见那个银皮穿山甲,又伸出前爪,几下就把雪地上的土翻开,在寻觅着林地里的白蚁和昆虫。
  • 24、破血药有水蛭、虻虫:攻逐药如巴豆、番泻叶、牵牛子、天葵子、藜芦、甘遂、芜花;通窍走窜药如麝香、蟾酥、穿山甲、皂荚等。
  • 25、听见枪声,知道冰凌花在城里回来了,就带着老疙瘩、穿山甲两个小队迅速占领公路西侧的一片高岗地。
  • 26、还有一种螺旋形的面条,悄悄绕到魔怪背后,项穿山甲挖洞,在它的披风上凿出一个裂口。
  • 27、穿山甲身上披着像勇士的铠甲一样的鳞甲,它的嘴巴、壳、尾巴都是和小猫、小狗、小乌龟不一样的。
  • 28、可现在,兔子、鱼儿都被抓去做美味,而穿山甲一类的野生动物都被做成野味,这些动物渐渐灭绝。
  • 29、河马大姐心里的人选是小狗聪聪,山鹰老伯的人选是小鸭笨笨`,穿山甲大哥的人选是小猫花花。
  • 30、各种珍稀药材排列成一:鹿茸、灵芝、穿山甲、人参,甚至用毒蝎、蛇来做药酒,十分神奇,让人惊叹不已。
  • 31、我幻想变成一只坚强的穿山甲,钻到深深的地下,看看祖国的土地里,究竟埋藏着多少宝藏。
  • 32、影片中的穿山甲虽然属于配角,着墨并不多,但他甘于幕后、与人为善、细心做好每件小事的品格让我感触最深。
  • 33、一身本领的穿山甲被五花大绑在餐桌上吱吱乱叫,日本海泛起被屠杀的鲸鱼的血腥红色。
  • 34、看着他们自信满满地在候场区说说笑笑,我真恨不得把自己变成穿山甲,挖个地洞藏起来。
  • 35、吞吞定了定神,想起妈妈曾经告诉他,穿山甲最爱吃蚂蚁,他们会从舌头上散发出蜜糖一样的甜味来诱惑蚂蚁。

词语解释

穿山甲[ chuān shān jiǎ ]

1.鳞甲目穿山甲科(Manidae)穿山甲属( Manis )有胎盘哺乳动物

穿山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