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浮光掠影的意思 浮光掠影造句 60字左右

浮光掠影造句60字左右


  • 1、护陵天女香肌玉肤,曲线婀娜,剪水双瞳,眸似秋水,翩若惊鸿,袅袅兮秋风,似浮光掠影而至,风吹仙袂飘举,如同洛神谪尘,却因忿恨而言语出格。
  • 2、我记忆里的画面已经开始被什么东西蚕食着,浮光掠影般的场景来回穿梭,我伸出手想去抓住雪花般的记忆碎片,可手里的却正悄然淌走。
  • 3、透过监舍的小窗口,毛贵浮光掠影的看到了这些教中精英的现状,个个遍体鳞伤,能够站立的少之又少,那一身镣铐等可比当初自己伪装时要粗得多。
  • 4、起风的日子竟也吹拭虚掩的沧桑,日历也知趣的黄了昨日尽情的浮光掠影,原以为已破土的葵籽却也定格在播种的萌芽中干枯着,灰了色泽。
  • 5、每天我们都在接受着互联网上往来不绝的碎片化信息,早已习惯于浮光掠影浅尝即止的阅读,不再愿意安静地坐下翻看任何一本书架上的大部头着作。
  • 6、现在的中学生真的不像话了,还小小年纪,唉,想当年我们这个年纪男女连互看一眼都不敢……校长浮光掠影了他当时年轻的时候,顿时来了精神。
  • 7、好像某次旅行时爬过的一座高山,俯瞰着翠绿的山谷,眺望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和群山后的蔚蓝色苍穹。那些浮光掠影,突然想到的某一片残缺了的青春。
  • 8、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完美,那是童话的专署,即是人生中曾出现过浮光掠影的影子,但白驹过隙的瞬间也将化为幻影,经受不住风雨的侵袭。
  • 9、如果一本经典的思想是一汪清泉,那么摘要无疑只是一杯泉水,而浮光掠影般的阅读就好像拿这杯泉水漱了漱口,就这样与深邃的思想失之交臂,岂不可惜?
  • 10、春去了夏至,秋去了冬来,念来日久,且行且慢。浮光掠影,几度花残,那些往事早已随风消散。故人可安好?旧梦早已隐于风中。红了樱桃,也绿了芭蕉。
  • 11、而论诗人时,如果不浮光掠影地只是一味地剽取他们乖僻的言行及什么飘飘长发、浓浓胡须、脏脏的牛仔服,那么,就必须涉及到他们一些基本的品质。
  • 12、江枫看着青年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浮光掠影,身形闪动,手中的长剑焕发出无数剑影,这些剑影在到达青年面前之时,又化为一剑,雷声炸响,震耳欲聋。
  • 13、浮光掠影地读一些手机上的小文章,走马观花,最后回过头来想想,你除了可能会收获一丝丝小小的感动外,可能别的也就没有什么了吧。
  • 14、浮光掠影,暗香涌动,醉梦尚醒,唯能,安于天命,跪在岁月的刀前。荏苒时光,年少轻狂,白发渔樵,一桩桩,铭刻的,都是那青春里最旖旎的情愫,最缱绻的画卷。
  • 15、那些疯狂阅读的日子不再,宁愿啃馒头吃咸菜也要读一本好书的狂热不再,边阅读边摘抄的读书方式不再,现在的我沉醉于网络,满足于浮光掠影地阅读。
  • 16、人生百年尚不可得,万岁固然亦如浮光掠影。但,青春无尽,岁月长流。韶华易逝,美德与高尚情操不逝。以道德为友、静心为本、致善为源、自勉为师,故能延朞不朽。
  • 17、离乱人不如太平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学会看落木萧萧,浮光掠影。在这片星空下,比起琉璃来说,我们籍籍无名,但对于浮萍来说我心所属。
  • 18、在这如梦流年里,我们辜负了几度春秋?记起那个名为时光流水的地方,不可否认,一指时光弹指换,就这样浮光掠影般离我们越来越远。
  • 19、又是一年绚烂的夏季,和好朋友一起去多功能厅的毕业会,感慨万千,斗转星移,浮光掠影,弹指之间,那些青葱岁月如同白驹过隙般悄然从指缝溜走。
  • 20、或许,我现在认为十分重要的人和物,只不过是生命中的浮光掠影。就像秋天飘飘洒洒的树叶,在肆意绽放之后,总会有叹息着凋零的一天。
  • 21、她对人生阴暗面的表现是轻描淡写的,没有愤怒的控诉和辛辣的嘲讽,只在热闹广阔的市民生活中,显现出那些不自由女性的浮光掠影
  • 22、其实雨没什么好看的,我浮光掠影地看过一遍后,便闭上眼睛聆听雨像断了线的珍珠掉在山林里、不平的石路上、回忆里的那座矮矮的石板桥
  • 23、我走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可我的眼中没有生机,只有挥之不去的阴霾;没有行人,只有带着讥笑面庞的恶魔;没有蓝天白云,只有被浮光掠影掩盖的炼狱。
  • 24、一颦一笑饱含沧桑,褶褶生辉的璀璨双眸,羞红了晚霞,浮光掠影,沉醉了天地,自此人世沉寂,日月无光,不羁的自信劈波斩浪,凌驾于星河之上。
  • 25、窗前静坐,饮一杯香茗,让心绪随茶香飘远。梵音超凡脱俗,茶香神思缥缈,任往事浮上心头,如同一场浮光掠影,游走于万丈红尘中,跌宕起伏,历尽岁月风霜的洗礼。

词语解释

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1.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浮光掠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