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龙井茶的意思 龙井茶造句 40字左右

龙井茶造句40字左右


  • 1、好的报告,老是回味无穷的。这就像品味一瓶老窖酒,或是一壶龙井茶,足以让人体味再三,回味无限。
  • 2、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 3、外边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这位依然淡定自如的品味着龙井茶的清香,微笑的脸庞看不出一丝慌乱。
  • 4、既然是朋友送的,郑掌柜何必去在意真假,这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朋友之谊可比这真的龙井茶还真!
  • 5、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想不恶。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汪曾祺
  • 6、城里人喜欢去梵村寻找慢生活的感觉,找家茶楼,桂花树下一坐,点杯龙井茶,欣赏银杏飘叶,真是很有滋味。
  • 7、茶道绝活表演精彩纷呈,独家招牌茶水丹青、冷迎霜、满江红、阴韵乌龙、真金八宝茶、龙井茶宴都是经典至极。
  • 8、我的家乡不但风景很美,而且还有许多特产,比如:张小泉剪刀、西湖藕粉不过,最有名的还是龙井茶了。
  • 9、龙井茶的作用可多了,可以提神,可以生津止渴,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醇等。
  • 10、接着,我们又品了龙井茶、普洱茶、菊花茶我们一边品茶,苏老师一边给我们讲解了茶的知识。
  • 11、我拿来水瓶,朝茶杯里倒上开水,顿时,水中的龙井茶如同千万条小鱼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 12、朋友,你要是来到龙井茶村,那里人也会让你喝上一杯甜润的龙井茶,也会让你去茶园采茶的,快来吧。
  • 13、江南水乡,她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如一杯淡淡的龙井茶,好似闲挂天边的浮云,又像石上搁浅的清流,细腻叮咛。
  • 14、龙井茶泡好以后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喝起来的时候,有一点苦,慢慢的就有一点甜,很解渴。
  • 15、龙井茶刚沏好的时候,淡淡的茶香飘散开来,那香味,让人心旷神怡,把疲劳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 16、家乡还有一道特别的饮品,尤为着名,每当有外来游客来家乡游玩时,总会买上一些,并细细品尝,这就是龙井茶
  • 17、爷爷每天都会喝一杯自泡的龙井茶,看他成天悠哉悠哉的样子,我心里不禁纳闷儿:茶,有那么好喝吗?
  • 18、有一年父亲的好友在西湖旁请我们喝明前龙井茶,并配了一盒精巧的江南小点心,便是枣泥核桃馅儿的。
  • 19、我急忙跑过去,只见数片色泽嫩绿、形直刚正的龙井茶浸渗在开水之中,是那样娇绿,在水中散发着迷人的幽香。
  • 20、话说龙井茶的采茶圣地,数一数二的便是狮峰山这一带,因其土质肥沃,这一带出产的龙井茶甚为精纯。
  • 21、位于西子湖畔的西面,经过灵隐寺,穿过新开通的梅灵隧道,便到了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我的家乡-梅家坞。
  • 22、这时,西湖边的农家乐热闹了,坐在桂花树下,泡上一杯龙井茶,闻着花香,品着茶香,那真是神仙的生活了。
  • 23、她请我们喝茶,只见她先向玻璃壶中投入一勺龙井茶,接着又从一个瓶子里面取出一勺黄色干花放进去。
  • 24、我想:半夜喝什么茶呀!不是有果汁吗?只见姐姐用他们家很贵的茶龙井茶泡了一杯,向书房走去。
  • 25、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么早就去这里呢?原来是一场牛通社的采春天的第一批龙井茶的活动。
  • 26、龙井茶是中国人辛勤付出挥洒下的泪水,看到她就想看到雄伟的中国,敢问有谁能拒绝!
  • 27、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许多特产,如龙井茶、丝绸、杭白菊等等,其中西湖藕粉就是最着名的特产之一。
  • 28、连名胜古迹都有那么多,美食则更多啦!如:梅干菜扣肉、清蒸鱼、西湖醋鱼、龙井茶、藕粉、油炸螃蟹、油爆虾
  • 29、老师是古筝,优雅的旋律让我感觉很舒服;老师是一杯龙井茶,茶香让我神清气爽。老师,教师节快乐!幸福生活!
  • 30、家乡杭州的西湖有闻名中外的龙井茶、有美味的西湖醋鱼,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西湖的景色。
  • 31、幸福是一坛龙井茶,令人心旷神怡;幸福是一瓶美酒,令人沉醉;幸福是一种感觉让我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 32、三潭印月之巧,柳浪闻莺之艳,花港观鱼之趣,西泠印社之雅,更兼虎跑水清、龙井茶碧,均令游人留连忘返。
  • 33、其次,对多数“茶外行”来说,没有经验、光凭一招半式来辨认龙井茶真假,暂时还有点难,还是认准防伪商标吧。
  • 34、店面以销售北方老百姓习惯喝的茉莉花茶、乌龙茶、龙井茶、碧螺春等大众化名茶为主、同时销售茶具、茶食品。
  • 35、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冲泡水温与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与冲泡次数对西湖龙井茶冲泡效果的影响。
  • 36、品尝一口龙井茶,嗯,清凉、微苦、恰到好处,恐怕只有原产地才能做出如此上好的龙井茶吧!
  • 37、不一会儿,可口的菜摆成了丰盛的一桌,有香喷喷的米饭,也有甜美的酒,清香四溢的龙井茶
  • 38、使劲吸了一大口气,鼻子里满是荷花淡淡的清香,就像西湖的龙井茶一样,不论是谁喝一小口都会陶醉其中。
  • 39、回过神来,我见妈妈正忙于采茶,便也兴致勃勃地前去学习,摘下几片绿莹莹的龙井茶带回家。
  • 40、看累了,喝杯添加了蜂蜜的龙井茶,闻着那淡淡的一缕缕的淡雅的清香,看着窗外的优雅风景,别提有多享受了。
  • 41、西湖的龙井茶是一种带着玉米粒香的味道,让我想起在这四节茶艺课上,我学会很多……
  • 42、着名的绿茶西湖龙井茶叶有狮、龙、云、虎、梅之别,以狮峰龙井地之茶为最优,这里就是狮峰龙井茶的产地。
  • 43、湖面上的船只大大小小,游客在船上惬意地一边品尝着龙井茶,一边欣赏着远处那连绵起伏的山峦。
  • 44、听说,龙井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对那些爱喝茶的人可以说是求之不得呢,这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 45、我们祖国的物产丰富,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茶、新疆的细羊毛我觉得还应该加上我们吴城村的米粉。
  • 46、走进去,一个个店铺映入眼帘,馒头、卷饼筒、玉米、龙井茶、羊肉串……各色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更让我垂涎三尺。
  • 47、她常常握着一个装着龙井茶的竹纹玻璃杯,在校园里散步,透过她那方块眼镜的是慈祥又有些严厉的目光。
  • 48、这次的龙井村之行,使我明白了一杯飘香的龙井茶真是来之不易,其中包含着茶农们的辛勤汗水。
  • 49、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是我们杭州的特产之一,今天我来到了龙井茶的产地龙井村。
  • 50、龙井茶历史悠久,相传干隆皇帝游龙井还在这里栽了十八棵树。这就是龙井狮峰十八棵御茶之说。
  • 51、龙井山上出产的茶叶加上虎跑泉的水,冲出来的龙井茶颜色鲜绿,味道苦中带甜,还透着阵阵清香。
  • 52、龙井,极品绿茶中的一种,它的冲泡很简单,只需在透明的水杯中倒入热水壶中沸腾的热水,一杯龙井茶便成了。
  • 53、茶泡了没多久,整个屋子里就充满了龙井茶那浓而香的味道,怪不得那么多人爱它,真是茶之精品。
  • 54、不过萧山的特产也是琳琅满目。有莼菜、龙井茶、梅干菜、青梅……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萧山萝卜干!
  • 55、我心里想:这会不会就是老爸最爱喝的龙井茶呢?我带着疑问去问老爸,老爸说这些就是龙井茶树。
  • 56、富硒茶虽没有龙井茶有名,但也是出口茶叶中重要的一种,这都是因为富硒茶与众不同的清香宜人。
  • 57、缓过神儿来,外祖母还在听戏,一杯龙井茶,一把新炒的瓜子儿。我抽回正欲拿遥控器的手,细细倾听着这戏
  • 58、运河的两旁还有商业街,麻糍、龙井茶、桂花糕、饮料应有尽有,运河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景象。
  • 59、龙井问茶真是名不虚传,我不仅品尝到了道地的龙井茶,而且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真是不虚此行。
  • 60、听说,龙井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对那些爱喝茶的人可以说是求之不得呢,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 61、干隆皇帝便让人从杭州西湖捎来一些上好的龙井茶为母亲冲泡,母亲喝后顿时心情舒畅、面色红润。
  • 62、时间也不早了,我站起身,走回小路,上一旁的农家小店喝上一小杯龙井茶,看会儿书,便回家了。
  • 63、可是,我却皱起了眉毛,因为茶叶太苦了!比苦瓜还要苦!!我很奇怪:龙井茶这么香,吃起来为什么还这么苦呢?
  • 64、西湖的龙井茶香就是别具一格的,走在西湖的山林间,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令我心旷神怡。
  • 65、可不,着米粒大的芽尖度正是制作龙井茶的好原料,芽苞中不正孕育着茶农们的希望么!
  • 66、每个人在心中都有对青春的诠释,我却认为青春犹如那一杯龙井茶,浓郁清香回味无穷。
  • 67、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大红袍,各有各的滋味和韵味,但相同的便是那怡人的暗香,诱人的颜色。
  • 68、后来爸爸告诉我,泡龙井茶,要用约75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水,千万不要用100摄氏度沸腾中的水。
  • 69、父爱,犹如一杯香浓的龙井茶,初次味尝虽然是有一丝苦涩,但细细品尝,我们便会体会到苦涩过后的甘甜。
  • 70、一天的龙井村之行让我明白了,充足的阳光、丰富的水源和人们辛苦的汗水造就了龙井茶的芬芳。
  • 71、中国茶叶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龙井茶乡,是一座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 72、再细细品尝这龙井茶的味道,有一股清香的味道一涌而上,一喝整个人仿佛神清气爽,让人轻松、舒适!
  • 73、春天是美味的,深深吸一口气,无比惬意,那股淡淡的清香,如同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醇美。

词语解释

龙井茶[ lóng jǐng chá ]

1.一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龙井,故名。叶片色翠绿、光润,状扁平。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特点,所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均较丰富

龙井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