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蔺相如的意思 蔺相如造句 70字左右

蔺相如造句70字左右


  • 1、蔺相如有信心,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信心,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信心,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 2、蔺相如有自信,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自信,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自信,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 3、无独有偶,蔺相如身居高位,面对廉颇的挑衅,他不仅没有针锋相对,反而处处忍让,不仅维系和促进了将相和欢,而且有效地维护了赵国实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
  • 4、多一分宽容,获一分和谐。淹池之会后,蔺相如名声显赫,大将廉颇妒忌其才华,处处为难。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不与之计较,还尽量不与廉颇负荆请罪,终求得将相的团结,赵国的和谐。
  • 5、赵国的良将蔺相如,有勇有谋。完璧归赵使他成为赵国的上大夫,渑池之会使他拜为上卿,帮助赵国使他从一个舍人升为赵国的卿相。正是因为他帮助别人,使他功成名就。
  • 6、蔺相如回避了廉颇对于他地位的挑战,于己换来了刎颈之交的哥们儿,于国换来了安定与和谐;韩信无视了无赖的挑战,能屈能伸,坦然忍受胯下之辱,才得以保全性命,成就日后大业。
  • 7、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使计把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 8、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 9、战国时朞,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屡屡挫败了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将他提拔为上卿,职位比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廉颇还要高。
  • 10、廉颇嫉妒蔺相如职位比他高,很不服气,扬言要他下不了台。蔺相如知道若他俩不和,就会削落赵国的力量,一直躲着廉颇。廉颇知道蔺相如的用意后,上门负荆请罪。
  • 11、在蔺相如完璧归赵、智对秦王之后,虽然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居其右并扬言遇他必辱他,但是蔺相如手握一滴宽容的水,以国家利益为上,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处处谦让。
  • 12、等到他明白过来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好之后,将相的威力才真正发挥出来,渑池之会也成功镇住了张狂的秦王,互相了解为自己,为君王,为国家共带利益,也赢来了后世的赞扬。
  • 13、可这小子呢?不久用智慧保护了一个狗屁玉璧,位置就在老子之上,凭什么呀!好,臭小子,你等着!你看老子怎么挤兑你!从此,廉颇上街只要看见蔺相如的车阵,都会命令车夫去冲散。
  • 14、首先,要选好每个人当什么人物。廉颇要下跪向蔺相如负荆请罪,那么只有我能当了。妈妈就是蔺相如,小飞是门客韩勃,姑姑摄影。背了一伙儿台词,开始对台词,对完了就开始演了。
  • 15、咳咳,言归正传,在爸爸的领导下,我们开始了第一次排练,我演廉颇,我妹妹演韩勃,而弟弟演蔺相如,其实我觉得这次绝对演不成,因为弟弟妹妹哪会演戏嘛!但是我还是乖乖演了。
  • 16、蔺相如无功利之心,一直对廉颇以礼相待,他教会了我胸怀坦荡;战国纵横家苏秦悬梁刺股,为一统六国打下基础,他教会了我勤奋好学国学经典,塑造了我的性格,培养了我的品质。
  • 17、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蔺相如作为赵王的随从,看见秦王当场侮辱赵王,损害自己的国家尊严,他挺身而出,用同样的方法,逼迫秦王击缶,为赵国挽回了颜面。
  • 18、蔺相如,你在书里,我在书外。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们就是相遇了,你高大的形象跨越过千年,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 19、廉颇不服气,蔺相如远远地躲着他,手下人很气愤,蔺相如对手下人讲,不能因为我俩的矛盾消弱了赵国的力量。廉颇知道了,十分羞愧,于是上门给蔺相如负荆请罪,蔺相如也出来迎接。
  • 20、如果当时蔺相如并没有对廉颇容忍,那么将相不和,秦国便不再惧怕赵国,那便是国破的后果了!像这样的宽容,有的时候,就是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往往对大局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 21、把敌人当成朋友的林肯,放下了仇恨,获得了两届总统连任;春秋时的鲍叔牙,释怀了身份的卑劣,终助齐国成就霸业;肚里能撑船的蔺相如放怀了愤怒,交到了生死之交廉颇
  • 22、蔺相如在赵国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 23、在赵惠文王时朞,秦王得知赵王有了和氏璧,就想骗取和氏璧归为己有,而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面不改色,毫不畏惧,他和秦王进行了巧妙周旋,最终完美地保住了和氏璧。
  • 24、从此,蔺相如和他的手下都对廉颇非常恭敬,就算廉颇故意让他们难堪,他们也只是一再忍让。可廉颇等人以为蔺相如是怕他们,继而更加肆意地侮辱他们,还在人前诋毁他们。
  • 25、试想,如果蔺相如没有宽广的胸怀,他能原谅廉颇的为难吗?他与廉颇能化解矛盾吗?他还能维护国家利益吗?这样看来,具有宽容之心的人,他的心胸是开阔的,他的立足点是高的。
  • 26、秦王约了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鼓了一段。蔺相如看秦王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要秦王击缶。但秦王拒绝了,但在蔺相如的要求下,秦王最终还是击缶了。
  • 27、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次赵王得了一块叫和氏璧的玉,秦王也非常想要这块玉,于是设下一个诡计骗这块玉,可是这个诡计被蔺相如知道了,蔺相如就把和氏璧抢了回来。
  • 28、赵惠王也完全知道那是个骗局,城是绝对不会给的。但要是不将璧给秦王,又怕秦国会借机侵入赵国。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璧出使秦国,要他做到既不失璧,又能揭穿秦昭王骗局。
  • 29、若那时蔺相如自恃功臣与廉颇发生争执,那会怎么样?两个极其有功劳和本事的人处在了对立面,如果不能将私人恩怨放在后面,那么遭受灾难的一定是整个国家了。
  • 30、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 31、俞伯牙为何会摔琴谢知音;刘关张为何会结下生死之交;廉颇与蔺相如又为何会成为刎颈之交?其实,朋友之间都是互相被吸引,互相被欣赏,最终成为彼此永恒的知己。
  • 32、蔺相如三让廉颇是宽容,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宽容,鲍子牙不计前嫌举荐孙叔敖也是宽容,这些君子的风度,智者的作为,在历史的银河中,如璀璨的星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33、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和廉颇的优秀品质。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顾全大局,不能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别扭。当自己犯错时,要勇于承认,知错就改,不要让错误饴害了自己。
  • 34、廉颇心里很不平衡,就处处刁难蔺相如,可是蔺相如却宽宏大度、礼貌相待,最终使廉颇感动得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可以说是蔺相如的大度礼貌挽救了他们的国家。
  • 35、当他得知原因后自愧不如,便背上荆条亲自登门谢罪,蔺相如见此,感慨万分,马上扶廉颇起来,用他的心胸包容了他。从此二人不但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他俩的事迹更为后人传为佳话。
  • 36、乱局之中,蔺相如站在靠后的一辆马车上一直笑微微地捋着胡子,见富丁一脸尴尬无处述说只能自嘲的摇头佯笑,他心中不觉一乐,但是紧接着眉头却微微皱了一皱。
  • 37、秦王和赵王见了面,秦王要求赵王为他鼓瑟,并让史官记录了下来,蔺相如很不高兴,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并让史官也记录了下来,秦王没占到便宜,于是就让赵王回去了。
  • 38、真是武将出身,说干就干。廉颇立马脱下战袍,赤裸着上身,并把一大捆荆棘绑在他的身上以此谢罪。他就这样光着膀子一路上招摇过市来到了蔺相如的府上,要当面认罪。
  • 39、邯郸的成语很多:邯郸学步、负荆请罪、黄粱美梦……那个一枕黄粱的亭子、蔺相如给廉颇让路的回车巷、古时燕国人学邯郸人走路的学步桥,现在还是这些成语的见证地。
  • 40、在我们的身边,像廉颇这样小肚鸡肠的人太多了,有时因为一点点事情也会争执起来,而不能向蔺相如那样的谦让,这样的谦让就不会产生矛盾,我们的社会和谐、充满了爱的阳光。
  • 41、昔者有廉颇负荆请罪,那是因为现有蔺相如引车避匿。同是入朝为官,却针锋相对,如不是相如礼让三分,宽和忍让,二人恐怕早已争的面红耳赤,又怎会有后来的将相和的和谐场面呢?
  • 42、试问:若无蔺相如的大度宽容,哪来的刎颈之交?哪来的赵国争霸?蔺相如对廉颇是人格上的尊重,即使廉颇有错,蔺相如仍是能让则让,不予与廉颇争列和引车避匿,尽量不起纷争。
  • 43、宽容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之成为朋友。正因为蔺相如有一颗宽容之心才有了将相和,如果周瑜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就会和诸葛亮一起共创大业,共创战纪。
  • 44、如果没有蔺相如的让,他与廉颇之间的恩怨何时了呢?二人又怎会齐心协力治理赵国呢?可见,让的力量如此巨大,能消灭心灵间的隔隙,化解人与人的恩怨,找寻和谐之桥。
  • 45、正是因为蔺相如的宽容,他才能够获得这段友谊,假如蔺相如对廉颇的请罪毫不理睬,反而奚落他,那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从上可看出,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
  • 46、这就是我们的友情,并不如介子推重耳一般热烈轰动;并不如伯牙绝弦一般高山流水;并不如廉颇蔺相如一般事关家国,只是简简单单的相视一笑默契恒生。有这样的友情真好!
  • 47、书中有许多我们认识的人物,如孔子、屈原、廉颇、蔺相如等,记叙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朞的动荡、秦的兴衰、汉的建立和巩固,时间跨越了三千多年。
  • 48、一到秦国,蔺相如献出和氏璧,秦王连连称赞,赞不绝口,但却丝毫不提用15座池城来换璧的意思,蔺相如见这样,用斗智的方法保住和氏璧,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 49、廉颇听闻后,静下心来想了想,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一不顾国家利益,二险些伤了与蔺相如的关系,真是不应该。于是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请罪,态度诚恳,被后人传为佳话。
  • 50、蔺相如本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他的才干却被当时的皇帝所发现,在他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一名将军,并且官职高于身为赵将的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想和蔺相如争这个官职。
  • 51、古时廉颇因自我的偏见而否定蔺相如的才能,可在蔺相如凭一己之力完璧归赵后负荆向他请罪,请求他原谅自己的无知,若是蔺相如当初未接受,包容廉颇,就不会有未来。
  • 52、而蔺相如就一直躲避廉颇,宾客们不满就要走,蔺相如就说到:吾不畏秦王,独畏廉将军哉?是的,因为蔺相如考虑到了国家利益,如果他与廉颇闹翻,那赵国就将覆灭。
  • 53、在学负荆请罪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好好地廉颇要处处挡蔺相如的道呢?他们都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呀!后来听了杨老师的课外知识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 54、这个故事可分为三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每一节都体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 55、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后惭愧不已,于是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56、渑池之会前,廉颇以毫不避讳的言语,为赵国铺好后路,体现忠诚;在渑池之会时,廉颇以强横的武力压制秦王,为赵国的弱国外交在暗处默默努力着,在蔺相如的背后暗暗地支持着
  • 57、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放弃了针锋相对,以其宽广的胸怀与君子的风度化干戈为玉帛;廉颇放弃了面子负荆请罪,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文武之合,左膀右臂,强大国家,指日可待。
  • 58、蔺相如机智勇敢,凭借口舌便不辱于秦国;廉颇深谋远虑而又心系国家危亡,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准确分析敌我军势,方能草船借箭,完成苛刻使命。
  • 59、一次,蔺相如坐车出去,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驶来,蔺相如赶紧让车夫将自己的车拐进旁边的一条小胡同里,等廉颇的车过去以后,才从小胡同里出来继续前行。
  • 60、蔺相如的随从见主人对廉颇一让再让,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他们一个个都觉得很丢面子,私底下议论纷纷,商量着要是长朞这样下去,他们就离开蔺相如去投奔新主子。
  • 61、烛之武,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古代辩士之一,在我的记忆里,他是继蔺相如和晏子之后第三位让我钦佩的名士。在课上那枯燥无味的文言文里,他像一道夺目的彩虹吸引了我。
  • 62、蔺相如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廉颇运用自己的武术,才使得和氏璧的顺利返回赵国;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廉颇凭借自己的深谋远虑,才使渑池之会上赵王不被秦王侮辱。
  • 63、这本书主要讲了:战国时朞赵国有一位文官叫蔺相如,由于他能言善辩,常常帮赵王出谋划策,深受赵王宠爱,有一位武将叫廉颇,因此十分嫉妒蔺相如,处处为难他。
  • 64、一看题目就知道这会是一篇有关于认错的文章。不错,这篇文章讲得就是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背着一根荆条向赵国的上卿蔺相如认错赔罪,使得他们成了一对亲密的好朋友。
  • 65、真诚待人,就要尊重和理解对方,刘备三顾茅庐,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敬,最终才感动了诸葛亮出山,帮他平定天下;蔺相如不因廉颇的频频挑衅而发怒,屡次谦让,才使得廉颇顿悟,负荆请罪。
  • 66、一个集体,如果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协力,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损坏集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平时,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不顾集体的荣誉,为了芝麻大的事而争执不休,大打出手。
  • 67、一个赵国上卿,因官职分配而与廉颇发生矛盾,他不是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而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廉颇将军,让廉颇自行请罪,并血担肉荆对他道歉,反省自己的鲁莽,他就是蔺相如
  • 68、如果不是蔺相如宽容廉颇,哪有将相和的佳话;如果不是张英宽容了邻居,哪会有远近闻名的六尺巷呢?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学会宽容,共同构建我们身边的美好。
  • 69、到了秦国,只见秦王拿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赞赏,就口不提十五座城,蔺相如看了看,找借口说这块璧有毛病威胁秦王交出城,还要办一个隆重的典礼,秦王只好答应。
  • 70、途中遇到廉颇就赶紧避开,大家都以为他胆小怕事,可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难道会怕廉颇吗?他是为了国家着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将相不和,势必会削弱抵抗外敌的力量。
  • 71、鉴别自身与对手,不是一味的嫉妒与报复,而是学习和包容。若廉颇一味的嫉妒陷害,蔺相如一味的打击报复,那么赵国之亡可计日而待也,廉颇、蔺相如的死朞也为之不远了。
  • 72、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借机侮辱赵王。蔺相如巧妙的侮辱了秦王。秦王害怕在边境做好准备的将军廉颇,只好让赵王回去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让廉颇很不服气。
  • 73、因为诚信,蔺相如才会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他深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但为了那完璧归赵的诺言,在英勇地扞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 74、因为诚信,蔺相如才会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他深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但为了那完璧归赵的诺言,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 75、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将相和的故事,如果不是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想必秦国会趁虚而入,灭掉赵国了。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一颗宽容的心,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 76、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不以为意,最终获得家国平安,青史留名;清朝大学士张英不计较邻居多占土地,六尺巷保存至今;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换得南方边境的安宁……

词语解释

蔺相如[ lìn xiàng rú ]

1.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蔺相如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