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孤军的意思 孤军造句 100字左右

孤军造句100字左右


  • 1、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何取得胜利?直到今天,国际军事历史界仍有兴趣地问:为什么二战前的阿尔巴尼亚亡国了?为什么西班牙共和国在那么多的国际援助下失败了?而中国的抗日长达14年,长朞处于孤军奋战,鲜有外援,最终却赢得了胜利!真实令人不可思议!
  • 2、这些花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都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段,都散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花香,可是往往孤军奋战,孤高自傲却不会略胜一筹,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的帮衬与对比,正如那一支独秀的山茶花,即使再美,我还是会去欣赏那繁多的蔷薇。
  • 3、一片竹林一把琴,那是隐世的嵇康。他选了一片名为“正义”的星空。与司马集团作着不屈斗争。到而今,在那片刑场的上空,还依稀回荡着一曲广陵;一袭布衣一壶酒,那是隐世的庞统。他选了一片名为“王佐”的星空。孤军深入敌营,即便身死落凤坡,那不悔的神情依旧千古传世;一卷经史一盏烛,那是隐世的绍祖,散去家财,招募义军,抵御那凶残贼寇,虽死而无憾。
  • 4、还有30分钟,25分钟,5分钟……考试越走越近,十个地方,各自一方,天涯海角,孤军奋战,于是,同学们个个都互相打气加油,在纸条上写上:加油哦,祝你考试一帆风顺!便和与自己一个战场的同志奔赴战场,这一刻开始,无论去与往,俱是考试人。
  • 5、每当夜晚来临,独自一人坐在部落一角,尽情的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谈自己最真的感受,记叙心灵上曾有过的疼痛!拉亮台灯,在台灯下,我孤军奋斗着,静静的坐在惨白的灯光下,思索着:这么努力为了谁?眼前不觉浮现老师们对我的成绩感到欣然的样子。
  • 6、王选教授曾对中、美、日三国作过形象的比喻:日本人有下围棋做事方式,他们会考虑全局并为最终利益可牺牲局部;美国人有打桥牌的风格,他们互相合作紧密团结;而中国人则是打麻将的风格,只知孤军奋战,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 7、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一个人复习起来,其枯燥乏味自然可想而知。很多人可能提出画知识图表的建议。这固然是个好方法,但终究是孤军奋战,归纳的过程本身并不节省时间。不过,若几个同学一起,每人都分配一些任务,然后把各自的成果资源共享一下,结果就相当于用原来几分之一的时间总结了全部的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若只是给自己做,很可能不那么认真,但一想到这东西是要给别人看的,自然就认真起来了。做的时候多用一些彩色的图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编一些顺口溜,被起来琅琅上口,加深记忆。
  • 8、在这样一个行驶在惊涛骇浪中的世界巨轮上,每一个成员都强烈地感到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可能孤军奋战狂风恶浪,必须摒弃那种你死我活、你输我赢、你衰我兴、你危我安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倡导和谐共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的理念,携手合作,共建我们的地球家园。
  • 9、建军节大阅兵:让快乐站岗,让幸福放哨,让愉快整装,让潇洒亮相,让浪漫游行,让开心检阅,让好运急行军,让吉祥精彩登场。建军节快乐!生活的战场,战斗激烈又密集,孤军奋战难以胜利,我愿与你携手并肩矢志不渝,不断输送友谊的粮草开心的武器,与你永占幸福高地!祝建军节快乐!
  • 10、日常训练时的最优秀成绩,无视体格差距、炉火纯青的格斗技巧,遭受敌人拷打时坚不可摧的意志,还有没有援助、孤军潜入敌舰营救人质的无上勇气,这种种闪光点的汇合,勾勒出了新中国的标准军人形象:严于律己,意志顽强,忠诚果敢,无所畏惧的亚洲强人。
  • 11、流落异国近二十年的孤军羁旅,漂泊他国有家而不能回的寂寞游子,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再见当年记载自己全部光荣和骄傲的旗帜,一瞬间二十年滔滔岁月流水而过,恍惚间皎皎少年还是昨日,再回首旧人不在,两鬓已霜。天下归元
  • 12、岁月是漫长而倥偬的,六年韶华时光转瞬即逝,我与书法像隔了一层纱,朦胧却又迷茫,曾几何时,独自一人挑灯夜战,在一灯荧荧之下孤军奋战于题海,或扎身学习,勇敢跻身于长跑的最前方,或专心致志,潜心于阅读的最新境界,而如今,却唯独忘了书写。
  • 13、还有一直在潜心研究、发明的科学家们,试问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甘于只潜心于此吗?愿意只是一味的搞研究吗?放着外面繁华的世界,甘于忍受钻研之苦,又如何做到呢?多少次,自己孤军奋战;多少次,无味的不断重复同一个实验,只为发现更多,创造更多。
  • 14、礼拜一,成绩出来了,进步了不少了,但是我却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这份成绩是我用了多少支笔算出来的,这份成绩是我用了多少个夜晚孤军作战出来的,这份成绩是我用多少本草稿纸画出来的……但是考的即使再好,又无人欣赏,又有何用?!

词语解释

孤军[ gū jūn ]

1.单独的没有援兵的军队

孤军深入。

孤军奋战。

孤军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