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菡萏的意思 菡萏造句 80字左右

菡萏造句80字左右


  • 1、还记得清晨晶莹的露珠在夏日的池塘里滚落,翠绿的荷叶捧起娇艳的菡萏,青蛙的摇滚令稻花笑眯眯,满院的花香飘啊飘啊,飘出了河边和我一起笑的你,一起躺在友谊的怀抱里,那是最好的一年夏季
  • 2、正是这样一番景色宜人,我的热泪早已充盈在眼眶里,欲落入菡萏之中,却并非黛玉葬花的楚楚动人。暖意融融泄泄,微风轻抚面庞,月光曲撩心河,泪腺禁受不住,眼前朦胧如幻,终究潸然泪下。
  • 3、青花淡墨,一笔丹青,勾勒出你的印痕。天高云淡,染湿了水乡。葳蕤枝间,砚中墨色,吞吐一点新绿,含苞菡萏,娇羞欲滴,淡妆浓抹皆宜。我如穿梭归去,融入沆瀣,旧人,旧事,旧景。千转轮回,我在梦中说着呓语。
  • 4、她家门前的那条河,那条与她相依相伴的平羌河,既是一条默默生辉,默默缱绻,默默菡萏,默默执着的榜样,又是他的风骨,让她清晨有馨香,夏日有清凉,冬日有柔情跌宕,干涸之时有不怨不哀。
  • 5、也有时,菡萏初开,晴日静好,乌篷小船缓游在被青苔点缀过的石桥下。一边是水墨沉淀下的绿瓦白墙,一丛芭蕉自然而然的流淌在拐角处,隐约可见,还有一缕未明的淡香气味游荡在这诗情画意中。
  • 6、岁月不老,醉了流年。当笔尖触碰信纸,回忆的闸门顷刻打开,时间早已模糊了往日的记忆,却擦不去款款深情,岁月斑驳了昔日高墙,却带不走依依留恋。韵光消逝,菡萏消香,我思念的您现在可安好?
  • 7、我喜欢漫步在少年湖畔,看池中菡萏、莲叶、芙蕖互相交映,蜻蜓从湖面上匆匆飞过,这些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她们出淤泥而不染,你也是想让我们拥有着高清的品格吧!
  • 8、曲院风荷中种上了上百种荷花,水面上分布着红莲、白莲、洒金莲等等,水面上还驾着一座座小桥,造型各异。人从桥上走过,桥边莲叶田田,菡萏妖娆,像走在花中,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与人两相峦。
  • 9、不论我行于山水间,或是坐于街头凉亭里,纸上总有云,云是你挥别的袖,是你遥遥寄来的锦书;纸间总有菡萏,一枝一念,于文字里相遇,即使隔山隔水,彼此的心却在一念间芰荷映水。白音格力
  • 10、十三岁,我们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十三岁,我们仰望明月,追赶太阳;十三岁,我们不畏艰难,不惧险阻,敢于踏出荆棘泥泞;十三岁,我们倾热血为江,以信心筑船,如菡萏生命之源的雨,不悔地直入淤泥。
  • 11、你待人温和,声调平缓甜美。总是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课堂,你的声音平静时若明月清风,愤怒时如万马奔腾,发笑时似玉泉流泻,沉静时如秋水长天。都说人淡如菊,你在我心中却同菡萏般,浓郁、惊艳。
  • 12、转眼间菡萏香销翠叶残,她已经离开了学校,而我已经很久没去咏泽园了,今天早上路过那里时,却发现依旧有很多人在那晨读,咏泽园还是那么美,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只是我已经没那个闲情去逗留了!
  • 13、菡萏生于静水,却在心上深流,成韵,每一季花开,都孕育着一场圆满的等待。陌上清风绕肩,一莲心事坠入深潭,秘而不宣,清韵深远,水波不澜。近则生静,耐得住花开无声的寂寞,远亦成性,守得住望尽天涯的孤影。
  • 14、以分钟为单位的计时较之从前漫长的时辰,这真的是世界的进步吗?我们,也许可以放慢一下脚步了,去看看路上错过的风景,去推推失落回忆的大门,去品品时光酿造的浊酒,去嗅嗅命运造就的菡萏
  • 15、这里没有烟生尘落,这里没有人喧车鸣,这里更没有冷眼与漠视,有的只是赏心悦目的田园牧歌式的清新环境,令人陶醉的山歌般甜美的朗朗书声和一张张娇脆欲滴、菡萏未开的童稚的笑脸。
  • 16、夏天,似乎有些短暂,一眨眼,碧绿的青叶变成棕红的落枫;红菏菡萏的莲花变成清高自洁的秋菊。那知知不休的蝉儿,枝繁叶茂的大树,都随着这次台风,吹远了。台风吹走了夏天,也吹走了我心中那一丝不舍……
  • 17、秋叶落下来惊醒了酣睡的玫瑰;夏雨又无情地冲刷了桅子的芬芳;如今,菡萏开了,却又不知会被时间换去如何的模样。我望着六月的天空,知道自己逃不出时间的囚牢,无法越过我的城,去见一面你的微笑。
  • 18、又梦花泽,轻楫小舟望一池菡萏,西边的天空金光灿烂,宛如破烂壮阔的潮水席卷世界。我们阻挡不了时光的流逝,却能够感受它的经过。水流过,会留下痕迹,我们的过往,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 19、夏日,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荷花。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出水植物,又称莲花、荷,古称水芙蓉、菡萏、芙蕖。荷花原产于中国,在水中生活,通常被种植于池塘之中。花一般盛开于夏季,荷花也因而成为夏日之风物。

词语解释

菡萏[ hàn dàn ]

1.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菡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