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御史中丞
shǐzhōngchéng

御史中丞



词语解释

御史中丞[ yù shǐ zhōng chéng ]

1.官名。汉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引证解释

1.官名。 汉 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 东汉 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 北魏 一度改称御史中尉。 唐 宋 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网络解释

1.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官名,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 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这是因为避讳的缘故。唐、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 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御史中丞遂废。 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御史中丞造句

  • 1、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 2、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等也都以王安石“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
  • 3、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 4、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 5、说起来,京兆尹是从三品高官,御史中丞才正五品,侍御史更是只有从七品,相差悬殊。
  • 6、崔日用为御史中丞,赐紫。
  • 7、嗣父爵,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 8、子条嗣,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 9、其党孛术鲁长哥御史中丞,韩铎都元帅兼知开封府事,折希颜、药安国、张军奴并元帅,师肃左右司郎中,贾良兵部郎中兼右司都事,内府之事皆之。
  • 10、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军、扬州刺史,封射阳侯。
  • 11、计破金御史中丞李英、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所领护粮军于永清,败金将完颜合住援中部之兵万二干人于涿州宣封寨,尽得其辎重。
  • 12、监农御史为御史中丞的属官。
  • 13、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数劾京,未允,至是,贬太子少保,出居杭。
  • 14、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 15、赵倨想起来了,原任御史中丞张升益上月因为父亡回乡奔丧,按照朝廷规定,官员父母亡故,必须守制三年,称为丁忧。
  • 16、袁傪,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诗二首。
  • 17、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所奏,坐以免官。
  • 18、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
  • 19、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 20、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御史中丞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