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物象
xiàng

物象


拼音 wù xiàng

简拼 WX
五笔 TRQJ

词语解释

物象[ wù xiàng ]

1.外界事物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风景

5.物候现象


引证解释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覆釜堆东,盖以物象受名矣。”

《文献通考·经籍九》:“汉魏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鲁迅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潁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

《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网络解释

1.物象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物象造句

  • 1、根据光学传递函数、调制度和空间频率视觉及对物象的感知程度,制作TIFF格式透视灰度图。
  • 2、他的中国画风骨卓越,神韵高迈,大胆泼墨,不求形而求似,精心刻画物象毕肖于同一幅画面之中,既落笔风雨,气度恢宏,又传神阿堵,妙到毫颠。
  • 3、由此看来,刘阳的画是因醉迷于沂蒙山区的人情、物象而终于成就的。
  • 4、物象显现三维特征,也即具有视差效应。
  • 5、洪凌作品中的物象,有平面化的简洁,也有重叠笔触的肌理,正如中国画论中的“密不通风,疏可走马”。
  • 6、写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写意就是通过笔墨描写物象本质,传达物象神韵,也就是表现山水、人物、花鸟和人间万物的灵魂。
  • 7、他的五道真书,融真草隶篆为一体,高古横溢,奇绝易境,物象新奇,实为古今孤品。
  • 8、英雄主义在于高山大川的宏伟物象,平民抗日则将主角设定为普通的战士与群众。
  • 9、固定光使物象明暗分明、浮雕感强,但光的多样性、动态性与主观性却被隐没了。
  • 10、从客观现实的层面和历史的角度对物境、物象、心境、心象逐一进行分析解读,最终还原到传统绘画理念,对当下中国画创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11、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 12、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导致晶状体变凸,使远视力下降,这种情况可以用睫状肌麻痹剂或注意休息可以恢复正常。真性近视是眼球长朞在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作用下,使眼球前后径变长,不是晶状体变凸不能恢复。眼球前后径变长后,眼睛在无调节状态下,晶状体恢复以前的状态,清晰物象也是落在视网膜前。
  • 13、儿童对图画富有兴味,而拙于技术。因此儿童描绘物象,往往不真实,甚至错误。西方的教育论认为这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因该听他们按照本能而作画,不可加以干涉。这是错误的图画教育论……丰子恺
  • 14、“写实”、“似”、“逼真”所指相同,就宋代院体花鸟画来说逼似自然中花鸟之真实物象
  • 15、平时,他在室外观察思考,常用手指划空勾画物象
  • 16、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 17、中国古代版画中以线描作为传达物象的主要绘画方式,陈氏的线描,作为人物版画的集大成者,许多后世的画家都是以他为楷模的。
  • 18、此画没有用明暗法也画出了物象的光分布。
  • 19、“造型”和“线条”一般是指物象在作品中是如何被塑造的。
  • 20、为追求字中神气和朝气,气韵和气象这种境界,他深知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物象的局囿,心绪逸出红尘,超然物界之外,须让自己的心灵先到达广阔的精神天地。
物象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