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骨子

骨子


拼音 gǔ zǐ

简拼 GZ

词语解释

骨子[ gǔ zǐ ]

1.物体中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扇骨子。

伞骨子。

frame; ribs;


引证解释

1.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用木条纵横作槅,如围屏之骨子然。”

伞骨子。

2.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事物赖以成立、存在的主体或基本要素

《朱子语类》卷八十:“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説。曰:‘“三经”

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 黄远庸 《虚三级省制案之轮廓》:“此案共分四种:一曰,地方行政编制法……四曰,道自治草案,其骨子在地方行政编制法。”

鲁迅 《书信集·致刘炜明》:“他们只将文章大删一通,删得连骨子也没有。”

3.比喻实质或内里

《朱子语类》卷六五:“只是皮不好,骨子却好。”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四:“平心静气地说,‘表面和骨子脱节’的政治情况下(即表面上尽管说得天花乱坠,而骨子里却是另一回事),就是‘明令公布’了,还不只是一纸具文,有何实效?”

4.比喻言辞中所包含的强有力的或讥讽或不满的内容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二)》:“﹝安娜﹞低首下心地说得很娓婉,但幸好也还有些骨子在那里面。”

5.犹兀自。参阅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红娘覷了吃地笑,俺骨子不曾移动脚,这急性的郎君三休饭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见红娘通报,有人唤门。僕使阶前忙应喏,骨子气喘不迭,满面征尘。”


国语辞典

1.物体的支柱

《红楼梦·第三一回》:“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

2.要点

《朱子语类·卷八〇·纲领》:“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

3.还是、尚自。也作“兀自”


英语翻译 ribs, frame

德语翻译 Rippe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骨子造句

  • 1、虽然爸爸看上去十分憔悴了,但他骨子里仍然透着一股百折不挠的意志。
  • 2、她不像菊花那样淡雅、高洁;她不似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但她的骨子里流露出了冷艳,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
  • 3、疼到骨子里的那种感觉你懂吗别说感同身受也别说身临其境。
  • 4、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
  • 5、有种东西,不管时间怎么冲刷即使有淡化却不会消失,这就是友情,所以很多男人在朋友和女人的抉择中会选择前者。因为男人骨子里流淌着的是铁板琵琶的血性,而不是红牙玉板的旖旎柔情。
  • 6、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
  • 7、在东海,有一种鱼,骨子中透着倔强和野性,碰到渔网它绝不退缩,仍然勇往直前。
  • 8、平时油渍麻花的儿子竟然变得干净整洁,眉目也比往日耐看,虱子也没从头发里往外爬,骨子里往外透着精神。
  • 9、女子忍着心中的悲伤,眼底热泪打转,缓缓流下,却被她轻拭去,沾着泪水的一双纤手紧握,骨子里很是倔强。
  • 10、人的骨子里还是渴望杀戮的。
  • 11、茫人海中苦苦寻觅着被他称之为高尚的爱情,但骨子里却是一幕幕黄色的插曲。
  • 12、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来看,好像确实是这个样子,上位者就算是假装也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千金买骨的样子啊!可孙策在骨子里是多么霸道的一个人物。
  • 13、骨子里头露出脱俗气质,而且品位更是超凡。
  • 14、读书人也有骨子里的素洁清高,古人把读书人称作“采芹人”,仔细想想,很有意思。
  • 15、读书人也有骨子里的素洁清高。
  • 16、洋缎面子,实心骨子,晴天,落雨,耐用好看!
  • 17、一个人只要守着内心的安静,任世间风云变幻,终究掀不起滔天大浪。那些沉静在骨子里的美好情怀,千万年后,也不会有多少更改。
  • 18、端正到无可挑剔的五官,细致地排出了绝美的轮廓,眸光流转的淡淡阴影下,是浑然天成的高贵而忧郁的气质,如幽幽谷底的雪白兰花,从骨子散发出疏离寂寞,仅那么安静地立于眼前,便可叫人心疼地揪痛起来。
  • 19、平日里看着老实,骨子里却是个心术不正,无耻下流的贱坯子。
  • 20、每个人骨子里都有这样的情结:想拥有一个蓝颜知己或是红颜知己,既不是夫,也不是妻,更不是情人,而是居住在你精神领域里,一个可以说心里话,但又只是心灵取暖而不身体取暖的人。
骨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