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稗史
bàishǐ

稗史


拼音 bài shǐ

简拼 BS


词语解释

稗史[ bài shǐ ]

1.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引证解释

1.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序》:“故自武德、贞观而后,吮笔为小説、小録、稗史、野史、杂録、杂纪者多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辨<明史纪事本末>非窃书》:“又称明季稗史虽多,惟谈迁编年、张岱列传两家,具有本末。”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国语辞典

1.记载琐事的野史、小说之类

正史

2.书名。元仇远撰,一卷


网络解释

1.稗史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以小说为正史之余”的小说观念。


英语翻译 Unofficial Histor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稗史造句

  • 1、这些事件,对于王朝而言,皆为大事,动静不小,因而稗史笔记所刊流言甚多。
  • 2、夜幕降临,大街上喧闹依旧,古树旁乘凉的人们谈古论今,稗史小说,鬼怪精灵,引人入胜。
  • 3、武林人士或许不会知道当今圣上是谁,但是,一般都能亦真亦假的讲出几段朝拜山庄的野闻稗史
  • 4、在以经史为本的传统治史者看来,笔记、野史都被视为稗史,那么以图、诗等等非经非史的资料证史就更不入流了。
  • 5、轶闻、神怪志异、稗史的庞大类书。
  • 6、对于一向弘扬与人为善、自洽宽宥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暴力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正史大都匆匆略过,而野史稗史却津津乐道。
  • 7、诸方面的杂陈,又有着传奇、稗史、传记诸样叙述方式的糅和,这一切又都是围绕着创作主旨而取舍的。
  • 8、作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搜集资料,包括正史、稗史、地方志、碑碣、家谱、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及近现代人的史学论着,历时三十余年。
  • 9、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心思之缜密。
  • 10、史官通常都略而不记,只有稗史演义的文人,总抓住冠冕堂皇的大人物这些见不得人的小地方,大做文章,大出洋相。
  • 11、在图瓦共和国的东部和中部,有不少高山环绕着的山谷,这正是稗史中描述的波尔支金部落的发源地。
  • 12、电影、小说、戏剧、评弹以及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所写的稗史、笔记,对小白菜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 13、至如稗官野史之纪载,则一鳞一爪,或犹能称道之,是无佗,稗史之起观感,令人悦目,固较正史为尤易也。
  • 14、乃今稗史诸图,非失之秽亵,即失之粗率。
  • 15、稗史、地方志、碑碣、家谱、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及近现代人的史学论着,历时三十余年。
  • 16、野史都被视为稗史,那么以图、诗等等非经非史的资料证史就更不入流了。
  • 17、贵州历代撰作的史学着述,广涉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记稗史、政书奏议、家传谱牒等各种体裁。
稗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