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言官
yánguān

言官


拼音 yán guān

简拼 YG

词语解释

言官[ yán guān ]

1.谏官

被言官听劾,拿送法司究问。——《警世通言》

imperial censors;


引证解释

1.谏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章氏玉杯》:“既而公入为言官,遍歷三院,为中执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忠靖二事》:“御史、言官、给事中,朝廷耳目。”

吴晗 《灯下集·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徐阶恨极了,就派人勾通京里的太监和言官,弹劾海瑞‘鱼肉乡绅’。”


国语辞典

1.主谏议的官

《金瓶梅·第一八回》:“蔡老爷亦因言官论列,连日回避。”


网络解释

1.言官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力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明代言官谢迁,浙江余姚人;袁可立,河南睢州人。


英语翻译 imperial censo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言官造句

  • 1、其实,“打狗看主人”和“痛打落水狗”,本质上是“站队”的一种,在官言官的话,也许还当真无可厚非。
  • 2、更何况,“在官言官、在商言商”,既然做了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衡量其优秀与否的标准,当然是政绩和业绩,而非学术成果。
  • 3、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 4、中国古代有“邀誉卖直”、“讪君卖直”等对言官诛心的贬辞,但“直”而可“卖”也表明,士林确有不同于庙堂的评价标准存在。
  • 5、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 6、大学士方从哲庸碌柔懦,被东林言官指斥纵容崔文升、李可灼,熹宗即位后,当年即辞宫致仕。
  • 7、且在官言官,日前分为僚属,今日是河南抚台,已是敌体平行,岂容稍失礼貌。
  • 8、其三是,党争不断,攀附权势宦官,气节全失;而言官尚意气,攻歼迭起,致使朝廷政令朝令夕改,辅弼难以做事。
  • 9、陆晓凯对古代遇事弹纠、放言高论的言官甚是喜欢。
  • 10、吾等言官,向来是直言相谏,一是一,二是二,只论事实,谁之面皮都不会顾及,灵儿公主行太子监国大权,便是牝鸡司晨,说破天去,也是这个理儿!
  • 11、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
  • 12、常朝议政,皇太子昂然直入,并且扬言要诛杀说话的言官大臣……群臣自是一片哗然。
  • 13、“讪君卖直”等对言官诛心的贬辞,但“直”而可“卖”也表明,士林确有不同于庙堂的评价标准存在。
  • 14、如在万历年间,神宗皇帝聚敛天下财富,派出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鱼肉地方,大批言官即纷起抗争,交章弹劾,言辞亢直激烈,不断给神宗皇帝施加压力。
  • 15、言官得其人,人任其事,故官治而不乱,事起而不废,士守其职,大夫理其位,公卿总要执凡而已。
  • 16、父亲是朝中御史,为人耿直,连皇帝都说:沈卿松骨鹤风,高琼玉树,可为朝中言官之表率。
  • 17、且十二、十三年间,时有过举,经言官指陈,有即加处分者,有优容宽宥,而此心介介尚未全释者。
  • 18、该师的“四员”队伍都是官兵自己推选的“放心人”和“谏言官”。
  • 19、言官劾信上首功不实。
  • 20、伪言官取小儿埋于明堂之下,以为厌胜。
言官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