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梵夹
fànjiā

梵夹


拼音 fàn jiā

简拼 FJ

词语解释

梵夹[ fàn jiā ]

1.亦作“梵荚”。亦作“梵筴”

2.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叠,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

3.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引证解释

1.亦作“梵荚”。亦作“梵筴”

2.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

唐 李贺 《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王琦 汇解引 唐 杜宝 《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

胡三省 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

清 赵翼 《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

自注:“寺有宣德中所颁全部藏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天竺僧天息灾与施护,各持梵筴来献,此宋时取经故事也。”

3.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

神宗 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


网络解释

1.梵夹

梵夹亦作“梵荚”。亦作“梵筴”。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梵夹造句

  • 1、古籍材料从甲骨、石头、竹木、绵帛到后来的纸张,其装订形式也从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而至后来普遍流行的线装。
  • 2、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 3、此之梵夹乃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
  • 4、梵夹呼名翻满字,新诗和恨写回文。
  • 5、]诣阙进所得梵夹舍利等,诏择名山修习。
  • 6、六时观音右手持梵夹的立像,是三十三身中的居士身。
  • 7、板式是梵夹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每函附音释一帖。
  • 8、兹仅引梵夹数事,以比类杨书,证成鄙说,其余不复备论。
  • 9、国王派人护送金刚智,并带上了许多的经典梵夹,以及许多珍宝。
  • 10、最初的梵夹装是用于装订已刻写经文的贝多罗树叶。
  • 11、谓西来梵夹音与字二者。
  • 12、帝召见,赐紫衣,敕同阅梵夹
  • 13、又念梵夹烦重,愿易为方册。
  • 14、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从来梵夹传。
  • 15、为梵夹本,纸薄字密,为古来大藏经版式最小者。
  • 16、另有龟兹僧人献梵夹、菩提印叶、念珠、舍利、佛骨等。
  • 17、版本形式为梵夹本,国内名山大刹多请置,并建藏经楼贮藏。
  • 18、西藏萨迦寺中藏有一部手抄的80厘米特大梵夹装藏文佛经。
  • 19、二是引入了印度梵夹装叶的概念,促进了书籍由卷轴装向册叶装的过渡。
  • 20、或敷扬经论,或宣译梵夹
梵夹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