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梵天
fàntiān

梵天


拼音 fàn tiān

简拼 FT

词语解释

梵天[ fàn tiān ]

1.佛经中称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为“梵天”。其中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色界诸天

2.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创造之神


引证解释

1.佛经中称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为“梵天”。其中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色界诸天

《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巖赴火,捨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嵩山竹林寺》:“知客曰:‘渠适往梵天赴斋,少顷归矣。’坐良久,望空中僧百餘,驾飞鹤,乘师了,或龙或凤,冉冉而下。”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特现金粟身,梵天纵游戏。”

亦作“梵摩天”。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此乃天子无福,值我兵解时至,我应生梵摩天云。”

2.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创造之神

《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

章炳麟 《无神论》:“主惟神者,以为有高等梵天;主惟物者,以为地水火风皆有极微。”


国语辞典

1.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毘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网络解释

1.梵天 (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梵天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印度佛教中的大梵天王诸神众,特指色界初禅天之主,又称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

他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在印度几万座印度教寺庙中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现存最有名的专门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须卡,在印度大多数是把梵天和毗湿奴、湿婆合画在一起供奉。

随着印度佛教的兴起,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


英语翻译 Nirvana (in Buddhist scripture)​, Lord Brahma (the Hindu Creator)​

法语翻译 Brahma

德语翻译 Brahma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梵天造句

  • 1、诸神对此十分担心,他们找主神梵天寻求帮助。
  • 2、谁个到达都会消逝。它决非文字或心智可及。你可以称之为上帝、梵天、或至上真如,但这些不过是头脑的名相。
  • 3、梵天有些愠恼,却是喃喃,总归是自己欠了她。
  • 4、疏白羽看着洛梵天的背影,仓皇失措的像是背后有洪水猛兽追赶。
  • 5、梵天佛既修成此等惊世神通,为之奈何?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6、有的乡下佬以为梵天已经降生。
  • 7、三时,辟支梵天须梵与辟支梵天净居诣世尊处。诣已,各立门边。
  • 8、年老的圣人已经获得了梵天知识。
  • 9、如果世界真的只是梵天的一场梦,至少,我希望这是一场美梦。李欣旅
  • 10、任远看着走近门口便止住笑声的雷梵天,突然计上心头,他也不顾走在前面的雷梵天,站定后便冲着院子喊道:“孙爷爷,我们回来了。
  • 11、悦月听着任天行述说着在梵天密卷里面看到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她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 12、明嘉靖间,有净土宗第八代祖莲池禅师在此建庵修行,一时香火旺盛,曾与梵天、圣果并称西湖东南三大寺。
  • 13、在读者陈晓映的心里,在同安的梵天寺一带和双溪公园,就是属于她的“桃花源”。
  • 14、雷梵天以为任远是不愿意先报年龄,因而大大方方地说道:“我今年九岁。
  • 15、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
  • 16、毗舍自计从梵天胁生。
  • 17、第一秘密释大日如来说之,大日如来于色究竟天成道,始于此说阿字之言,后梵天降世说之,世人不知其本以为梵天创造也。
  • 18、梵净山繁衍着万物生灵,它们在梵天净土的庇佑下,繁盛延继,生生不息。
  • 19、听同行老师介绍说,这可真算得上梵天净土,是武陵之巅!到达山下的那天也是下着雨,对于爬山,有利也有弊,不用怕太阳晒,可也给登山带来困难。
  • 20、古印度传说,世间万物都是梵天的梦,世上的人、所发生的事,都是由梵天之梦所创造的。梵天梦醒之刻,便是世界毁灭之时,当梵天再度沉睡,又是另一个世界的伊始。
梵天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