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入仕
shì

入仕


拼音 rù shì

简拼 RS

词语解释

入仕[ rù shì ]

1.入朝作官


引证解释

1.入朝作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爵国》:“士入仕宿卫天子者比下士,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

唐 元稹 《故京兆府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始以荫入仕,四仕为盩厔尉。”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汉初,入仕者不限年,如刘向、陈咸以八十为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渔洋先生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仁皇帝甚为优眷。”


网络解释

1.入仕 (小说)

入仕》17K小说网签约作者寂寞一刀所写的一本都市官场小说,首发于17K小说网,于2014年10月01日开始创作。

2.入仕 (汉语词语)

入仕:入朝作官。


英语翻译 Entering the official rank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入仕造句

  • 1、众所周知,大明朝是科举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入仕金榜题名才是人生之正途。
  • 2、唐人在入仕前、为官中、致仕后皆与自己的别墅息息相关,是他们读书科举、自娱游乐、修道习禅和疗养归宿的地方。
  • 3、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 4、在以学堂取代科举的选士制度下,法政教育因其独特的培养目标被世人视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法政学科因此成为求学者的首选科目。
  • 5、夏家有个认死理的强悍老娘徐三凤,老娘一向认为只有读书入仕才是人生正途,其他的都是邪门歪道,不足可取。
  • 6、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
  • 7、白居易从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一直都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
  • 8、他隐居九华山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
  • 9、转念一想自己潜心功名,无非也是为了一官半职,他日若是登第入仕,自然要与此等豺狼虎豹之徒为伍,不禁有些心灰意冷。
  • 10、为夫入仕几十载,历经三朝,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一直稳居官位不倒,能官至太傅,看人从来没错过。
  • 11、柳宗元一生游踪可分为入仕之前、贬谪途中、永州时朞和柳州时朞四个阶段,其间形成了寄情山水、重视生民的“统合儒释”的旅游思想。
  • 12、朱兄允文允武,如愿入仕,必为百姓之福;裴兄淡薄明志,常保清风亮节,亦令人景仰。
  • 13、又人臣必有所遇合,然后入仕,故十干皆取合处。
  • 14、张固入仕前常来寺中,认识了岩石,与之过从甚密,岩石常劝张固读书砺行,劝到了谆谆不倦的程度。
  • 15、以外祖父宰相何执中故入仕,调中山府司议曹事。
  • 16、魏谟入仕后,再现了魏征直言极谏之风。
  • 17、艺术是高岭之石,遗世独立,飘飘入仕;艺术是天边之云,不做呻吟干净空灵;艺术是湖心之岛,执着宁静,水波不兴。艺术如是,音乐如此。钢琴演奏亦应保有一颗宁静孤独的心。
  • 18、深受儒家经典浸染的他具有强大的入仕理想,于是他便在万籁俱寂时勤奋,在漫天星光下,最后的成就不只是平坦的入仕道途,更有留芳的佳作。
  • 19、有人说魏晋时朞的隐士是消极避世的,但入仕为官者又高洁到哪去?当时的曹魏王朝政治局势十分险恶,士人的生活危机重重以致难以自处,面对日益强盛、专权乱权的司马氏集团,他们无法与之对抗,保持名节还是为了富贵苟且求饶?隐士们选择了消极反抗。
  • 20、少年时朞,他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青年时朞,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中年时朞,他赐金放还,各地交游,入仕求官,经历坎坷;老年时朞,他安史之乱,流放夜郎,诗名如花,身处苦地。
入仕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