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下都
xià

下都


拼音 xià dū

简拼 XD

词语解释

下都[ xià dū ]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今河南洛阳故城)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3)北齐都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4)北宋都开封,以洛阳为下都

2.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引证解释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 西周 都 镐京,以 雒邑 (今 河南 洛阳 故城)为下都。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洛誥》序云:‘ 周公 往营 成周 ’,则 成周 乃东都总名。(3) 北齐 都 邺,以 晋阳 (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4) 北宋 都 开封,以 洛阳 为下都

河南,成周 之王城也; 洛阳,成周 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

(2) 西晋 都 洛阳,东晋 称 建业 (今 江苏 南京市 )为下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2.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

唐 武则天 《归和》诗:“言旋云洞兮躡烟途,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国语辞典

1.除首都以外,在别地另建的都城。各朝所指不一。如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为下都

2.神话传说指上帝在人间所住的都城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


网络解释

1.下都

下都即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陪都。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下都造句

  • 1、燕国的昭王招贤纳士,荆轲刺秦王故事出自易县燕下都
  • 2、油菜花在农民伯伯的呵护下都绽开了笑脸,一眼望去就像金黄色的海洋,微风轻轻一吹,层层翻滚美丽极了。
  • 3、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他的卵翼下都过着奢华的生活。
  • 4、冲天炮,泻肚捶,冲步击腹,每一招在内力的带动下都显得强而有力,但是却始终无法破防。
  • 5、油菜花在农民伯伯的呵护下都绽开了笑脸,一眼望去就像金黄色的海洋,微风轻轻一吹,层层翻滚美丽极了。油菜花呀,油菜花,你不像别的花儿娇弱,你不需要细心的呵护,却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实在的东西。
  • 6、才华和优雅如果掌握得有分寸,总在一个人的举止和谈吐中被人觉察到,但是无需炫示出来。正像不必把你的帽子、裙子和缎带一下都穿戴上,为的是让别人知道你拥有这些东西。
  • 7、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 8、昨夜你不省人事,浑身冷如冰窖,十分邪门,我碰一下都觉寒气沁入心脾。
  • 9、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感情方面,我很小气,很会吃醋,喜欢想多,也见不得你和别人好,在乎够深的东西,别人碰一下都觉得是抢。
  • 10、在一个房子旁边有一棵树,有一些绿油油的叶子,有一些枯黄的叶子,枯黄的叶子垂下来折了一下,都快断了。或许碰一下就会掉,可怜的小树啊!
  • 11、可是罗伯特金凯在这恶劣得多的条件下都洗漱过。
  • 12、金彭育介绍说,租界区里的住户无论是军政要人,还是成功的实业家,在当时吉凶难卜的社会背景下都希图安逸,不事张扬。
  • 13、轻拢慢捻着自己平静的日子,不争不抢,按捺冲动,所有的阴霾在心的透一视下都变得风烟俱净。
  • 14、这些城墙,至今多已不存,只有个别地方,例如洛阳东周王城、燕下都武阳城和西汉长安城,仍保留一些残墙断垣,远远看去仿佛是一条黄土垅。
  • 15、身体里多处都已经骨折了,动一下都如万蚁撕咬,痛入骨髓。
  • 16、在他的温和仪表,他的老成练达,他的生活阅历下,都隐藏着他的自私自利,就象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
  • 17、每致饷下都,韬与朝士同例。
  • 18、汰下都止瓦官寺。
  • 19、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
  • 20、娜娜替他把晨衣的扣子从上到下都扣上,让他看上去显得端庄整。
下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